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í

ㄧˊ

部首 臣

部外 1

總筆畫 7

頤

統一碼

筆順

擴展B U+268DD

151225

五筆

倉頡

鄭碼

ahnh

slll

haaa

拼音 yí

注音 ㄧˊ

部首 臣 部外 0總筆劃 6

擴展B 268DD筆順 151225

𦣝 基本解釋

● 𦣝


  1. 同「𦣞」。
【漢典】
【未集下】【臣】 𦣝·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1

𦣝 《康熙字典》

【未集下】【臣】 𦣝·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1

【唐韻】與之切,音移。【說文】頷也。通作頤。

又【集韻】曳來切。義同。關中語也。

【漢典】
【卷十二】【𦣝】

𦣝 《說文解字》

【卷十二】【𦣝】
《說文解字》

𩔞也。象形。凡𦣝之屬皆从𦣞。

頤,篆文𦣝。

𩠡,籒文从首。與之切〖注〗𦣞。𩠛。

《說文解字注》

(𦣝)𩔞也。頁部曰:𩔞,頤也。二篆爲轉注。𦣝者,古文頤也。鄭易注曰:頣中。口車輔之名也。震動於下,艮止於上,口車動而上,因輔嚼物以養人,故謂之頤。頤,養也。按鄭意謂口下爲車,口上爲輔,合口車輔三者爲頤。左氏云:輔車相依。車部云:輔,人頰車也。序卦傳曰:頤者,養也。古名頤字眞,晉枚頤字仲眞,李頤字景眞。枚頤或作梅賾,誤也。象形。此文當横視之。横視之,則口上口下口中之形俱見矣。與之切。一部。凡𦣝之屬皆从𦣝。

(頤)篆文𦣝。此爲篆文,則知𦣝爲古文也。先古文後篆文者,此亦先𠄟後上之例。不如是則巸篆無所附也。

(𩠡)籒文从𩠐。𦣝本象形,如籒文篆文則从𩠐从頁而後象其形也。

【漢典】

𦣝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𦣞」鑄子叔黑𦣞簠春秋早期集成4570 「頤」說文籀文 「𦣞」造作𦣞書鈴 「𦣝」
「𦣞」說文‧𦣞部 「頤」熹.易.雜卦
「頤」說文篆文 「頤」校官碑
金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CHN
TPE
異體字
頤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鴺(yi2)
    2. 㦾(yi2)
    3. 䞅(yi2)
    4. 鏔(yi2)
    5. 侇(yi2)
    6. 袘(yi2)
    7. 㰘(yi2)
    8. 䲑(yi2)
    9. 䱌(yi2)
    10. 迱(yi2)
    11. 螔(yi2)
    12. 怡(yi2)
同部首
    1. 䑐
    2. 臣
    3. 臨
    4. 臧
    5. 臥
    6. 䑑
    7. 臦
    8. 臨
    9. 臤
    10. 臩
同筆畫
    1. 合
    2. 江
    3. 动
    4. 㝍
    5. 㫃
    6. 汔
    7. 弛
    8. 戎
    9. 兇
    10. 帇
    11. 庄
    12. 迈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