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肉

部外 9

總筆畫 13

騾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6760

上下結構

4152513541354

五筆

倉頡

鄭碼

ynky

yvrbj

shye

部首 肉 部外 9總筆劃 13

擴展B 26760筆順 4152513541354

𦝠 基本解釋

● 殘

luó ㄌㄨㄛˊ


  1. 同「驘(騾)」。《説文•肉部》:「𦝠,或曰嘼名。象形。」 段玉裁注:「𦝠為驘之古字,與驢驘皆可畜於家,則謂之畜宜也。」
【漢典】
【未集下】【肉】 𦝠·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𦝠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 𦝠·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唐韻】【集韻】𠀤魯果切,音𧝹。【說文】獸名。象形。【正譌】象形。獸之淺毛者,若虎豹貔象之屬。【正字通】按周禮冬官考工記:厚脣、弇口、出目、短耳、大胷、燿後、大體、短脰,若是者謂之𦝠屬。𦝠卽臝之省。

又【集韻】盧戈切,音騾。義同。

【漢典】
【卷四】【肉】

↳𦟀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𦝠」字頭,请參考「𦟀」字:)
【卷四】【肉】
《說文解字》

或曰:嘼名,象形。闕。郎果切

《說文解字注》

(𦟀)或曰嘼名,或曰:不定之䛐。云嘼名,葢𦟀爲驘之古字。與驢驘皆可畜於家,則謂之畜宜也。象形。闕。象形二字淺人所增。闕謂闕其形也。其義則畜名,其音則以𦟀聲之字定之,其形則從肉以外不能强爲之說也。郞果切。十七部。一說或曰嘼名四字,亦後人所增,義形皆闕。

【漢典】

𦝠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𦝠」甲1632合31084 「𦝠」𪒠鐘春秋晚期新收348頁 「𦝠」信2.019 「𦝠」說文‧肉部 「𦝠」
「𦝠」後2.6.14合30464 「𦝠」曾侯乙鐘戰國早期集成326 「𦝠」包2.41
「𦝠」包2.18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騾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脃
    2. 肯
    3. 育
    4. 肻
    5. 㬼
    6. 䑊
    7. 䐹
    8. 朞
    9. 腶
    10. 䐧
    11. 胥
    12. 膆
同筆畫
    1. 艉
    2. 寗
    3. 嗂
    4. 蓙
    5. 筣
    6. 牃
    7. 塪
    8. 溔
    9. 䔗
    10. 榊
    11. 㻟
    12. 䊉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