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聿

部外 8

總筆畫 14

肄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661E

左右結構

51124134511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vivh

nelq

xbxb

部首 聿 部外 8總筆劃 14

擴展B 2661E筆順 51124134511112

𦘞 基本解釋

● 𦘞


  1. 同「肄」。
【漢典】
【未集中】【聿】 肄·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肄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𦘞」字頭,请參考「肄」字。)
【未集中】【聿】 肄·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廣韻】【集韻】【韻會】羊至切【正韻】以智切,𠀤音易。【廣韻】習也。【左傳·文四年】臣以爲肄業及之也。【禮·檀弓】君命,大夫與士肄。【註】肄,習也。君有命,大夫則與士展習其事。

又勞也。【詩·衞風】有洸有潰,旣詒我肄。【傳】肄,勞也。

又【小雅】正大夫離居,莫知我肄。

又【廣韻】嫩條也。【博雅】肄,枿也。【詩·周南】遵彼汝墳,伐其條肄。【傳】肄,餘也。斬而復生曰肄。【左傳·襄二十九年】晉國不恤宗周之闕,而夏肄是屏。【註】夏肄杞也。肄,餘也,是斬而復生之餘也。

又水名。【山海經】肄水,出臨晉西南,而東南注海。【註】按卽溱水也。或作肄水。

又與肆通。【禮·玉藻·肆束及帶註】肆讀爲肄。肄,餘也。

【漢典】
【】【】

↳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𦘞」字頭,请參考「」字:)
【】【】
【漢典】

𦘞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肄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聿
    2. 肃
    3. 肄
    4. 肅
    5. 肂
    6. 䏋
    7. 肁
    8. 肇
    9. 肈
    10. 肆
同筆畫
    1. 舕
    2. 䛦
    3. 䣠
    4. 䝜
    5. 愿
    6. 戨
    7. 鞁
    8. 榸
    9. 頖
    10. 寠
    11. 䋨
    12. 㠊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