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耳

部外 15

總筆畫 21

懖 聒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6609

上下結構

341124313515251122111

五筆

倉頡

鄭碼

qqab

crsj

prjc

部首 耳 部外 15總筆劃 21

擴展B 26609筆順 341124313515251122111

𦘉 基本解釋

● 𦘉


  1. 同「聒」。
  2. 同「懖」。
【漢典】
【備考·未集】【耳】 𦘉·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5

𦘉 《康熙字典》

【備考·未集】【耳】 𦘉·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5

【篇海類編】同𦗾。

【漢典】
【卷十】【心】

↳懖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𦘉」字頭,请參考「懖」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善自用之意也。从心銛聲。《商書》曰:“今汝懖懖。” 𦗾,古文从耳。古活切

《說文解字注》

(懖)歫善自用之意也。歫字各本無。依尙書音義所引補。許書無拒。歫卽今拒字。从心。銽聲。古?切。十五部。商書曰。今女懖懖。般庚上篇文。馬云。拒善自用之意。許同之。鄭云。難告之意。其義略同。其字皆作懖。未嘗作聒也。衞包因鄭云懖讀如聒耳之聒。竟改經文作䀨䀨。開成石經從之。學者取以改孔氏正義、陸氏釋文。至宋人乃有訓聒聒爲譊譊多言者。


(𦗾)古文从耳。葢壁中文如是。孔安國易从耳爲从心。葢由伏生尙書如是。

【漢典】

𦘉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𦗾」說文古文 「𦘉」
「懖」說文‧心部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懖
聒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聰
    2. 䏉
    3. 聧
    4. 䏆
    5. 䏂
    6. 聐
    7. 耿
    8. 聆
    9. 䎿
    10. 聫
    11. 聪
    12. 耳
同筆畫
    1. 觼
    2. 鼛
    3. 鑓
    4. 癮
    5. 瓓
    6. 魕
    7. 譹
    8. 襰
    9. 鐿
    10. 懼
    11. 顧
    12. 驄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