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网

部外 8

總筆畫 14

置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62D8

上下結構

25343412251115

五筆

鄭碼

mqqn

ldel

部首 网 部外 0總筆劃 14

擴展B 262D8筆順 25343412251115

𦋘 基本解釋

● 𦋘


  1. 同「置」。
【漢典】
【未集中】【网】 置·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置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𦋘」字頭,请參考「置」字。)
【未集中】【网】 置·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古文〕𦌤𦋽𦋲𦌃【廣韻】陟吏切【集韻】【韻會】竹吏切【正韻】知意切,𠀤音智。【說文】赦也。【註】徐鍇曰:从直,與罷同意。置之則去之也。

又【玉篇】立也。【廣韻】設也。【書·說命】王置諸其左右。【周禮·天官·大宰】三曰廢置,以馭其吏。【註】退其不能者,舉賢而置之祿。【前漢·周勃傳】不知置辭。【註】師古曰:置,立也。

又【玉篇】安置也。

又【廣雅】郵置,關驛也。【前漢·曹參傳】取狐父祁善置。【註】師古曰:置,若今之驛也。

又【集韻】直吏切,音㯰。樹也。周禮,凡試廬事,置而搖之。

【漢典】
【卷七】【网】

↳置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𦋘」字頭,请參考「置」字:)
【卷七】【网】
《說文解字》

赦也。从网、直。陟吏切〖注〗徐鍇曰:“从直,與罷同意。”

《說文解字注》

(置)赦也。攴部曰:赦,置也。二字互訓。置之本義爲貰遣,轉之爲建立,所謂變則通也。周禮:廢置以馭其吏。與廢對文。古借爲植字,如攷工記置而搖之卽植而搖之,論語植其杖卽置其杖也。从网直。徐鍇曰:與罷同意。是也。直亦聲。陟吏切。一部。

【漢典】

𦋘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置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䍐
    2. 羅
    3. 䍑
    4. 䍚
    5. 䍜
    6. 䍞
    7. 罹
    8. 䍕
    9. 䍒
    10. 䍓
    11. 䍠
    12. 䍝
同筆畫
    1. 䔖
    2. 誒
    3. 㽨
    4. 膌
    5. 膉
    6. 鄧
    7. 複
    8. 翠
    9. 䨔
    10. 㼒
    11. 監
    12. 獃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