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缶

部外 13

總筆畫 19

甔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625C

左右結構

3112523513344111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rmqy

ouncr

maos

部首 缶 部外 13總筆劃 19

擴展B 2625C筆順 3112523513344111251

𦉜 基本解釋

● 𦉜


  1. 同「甔」。
【漢典】
【午集上】【瓦】 甔·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3

↳甔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𦉜」字頭,请參考「甔」字。)
【午集上】【瓦】 甔·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3

【廣韻】丁含切【集韻】【韻會】都含切,𠀤音耽。【集韻】罃也。【揚子·方言】齊東北海岱之閒謂之甔。【五音集韻】大甖可受一石。【史記·貨殖傳】醬千甔。【註】徐廣曰:大罌缶。○按《玉篇》《韻會》《正韻》以爲小甖,與諸解異。

又【集韻】通作儋。【前漢·蒯通傳】守儋石之祿。【註】應劭曰:受二斛。

又【揚雄傳】家無儋石之儲。【註】孟康曰:儋石,甖石。甖受一石,故云儋石。

又【韻會】通作擔。【揚子·法言】吾見擔石矣。【後漢·明帝紀】生者無擔石之儲。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濫切,音擔。

又【集韻】覩敢切,音膽。

又叉濫切,音𤮭。義𠀤同。

【漢典】

𦉜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𦉜」國差𦉜春秋集成10361 「𦉜」
金文
字形對比
CHN
TPE
異體字
甔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罁
    2. 罄
    3. 䍍
    4. 罇
    5. 罂
    6. 䍂
    7. 缻
    8. 䍅
    9. 罉
    10. 缼
    11. 罀
    12. 缺
同筆畫
    1. 㣸
    2. 騡
    3. 懯
    4. 疇
    5. 瓣
    6. 䗹
    7. 鞾
    8. 籂
    9. 蘀
    10. 贆
    11. 鞷
    12. 䕱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