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mí

yì

wèi

ㄇㄧˊ

ㄧˋ

ㄨㄟˋ

部首 糸

部外 6

總筆畫 12

縻 貤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5FEB

左右結構

554444354354

五筆

倉頡

鄭碼

xqqy

vfnin

zrrs

拼音 mí yì wèi

注音 ㄇㄧˊ ㄧˋ ㄨㄟˋ

部首 糸 部外 6總筆劃 12

擴展B 25FEB筆順 554444354354

𥿫 基本解釋

● 𥿫

mí ㄇㄧˊ


  1. 同「縻」。

● 𥿫

yì ㄧˋ


  1. 同「貤」。

● 𥿫

wèi ㄨㄟˋ


  1. 垂。
【漢典】
【未集中】【糸】 𥿫·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𥿫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𥿫·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集韻】𢗅皮切,音靡。【說文】縻,或从多作𥿫。

又【廣韻】羊至切,音肄。【博雅】重也。

又【集韻】以豉切,音易。貤或作𥿫,重次第物也。

又【集韻】弋睡切,音諉。垂也。

【漢典】
【】【】

𥿫 《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縻或从多。多聲、麻聲同十七部。
【漢典】

𥿫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縻」說文‧糸部 「𥿫」
「𥿫」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縻
貤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縿
    2. 経
    3. 纉
    4. 縦
    5. 纐
    6. 紤
    7. 紗
    8. 繨
    9. 終
    10. 繌
    11. 䋷
    12. 絶
同筆畫
    1. 鈝
    2. 䍯
    3. 詙
    4. 葠
    5. 䏼
    6. 皒
    7. 椄
    8. 牋
    9. 翘
    10. 搅
    11. 順
    12. 揂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