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hī

ㄓ

部首 糸

部外 5

總筆畫 11

織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5FD7

左右結構

55444425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xkwy

vfrc

zjo

拼音 zhī

注音 ㄓ

部首 糸 部外 5總筆劃 11

擴展B 25FD7筆順 55444425134

𥿗 基本解釋

● 𥿗


  1. 同「織」。

● 𥿗

zhī ㄓ


  1. 〈見於臺灣人名〉

● 𥿗


  1. 喃字。讀音chỉ,giấy,線。
【漢典】
【未集中】【糸】 織·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織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𥿗」字頭,请參考「織」字。)
【未集中】【糸】 織·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古文〕𥿮綕𦁓𦁋【廣韻】之翼切【集韻】【韻會】質力切,𠀤音職。【說文】作布帛之總名。【小爾雅】治絲曰織。織,繒也。【廣韻】組織。【書·禹貢】厥篚織文。【傳】織文,錦綺之屬。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職利切,音志。【正韻】支義切,音寘。【禮·玉藻】士不衣織。【註】織,染絲織之,士衣染繒也。

又【集韻】昌志切,音熾。幟或作織。【詩·小雅】織文鳥章。【箋】織,幑也。【疏】幟與織,字雖異,音實同也。【前漢·食貨志】旗織加其上。【註】師古曰:織,讀曰幟。 【類篇】或作𦀗。

【漢典】
【卷十三】【糸】

↳織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𥿗」字頭,请參考「織」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作布帛之緫名也。从糸戠聲。之弋切〖注〗𥿮、綕、𦁓、𦁋,古文。

《說文解字注》

(織)作布帛之總名也。布者麻縷所成。帛者絲所成。作之皆謂之織。許此部别布於絲。自緝篆至絣篆二十六字皆言布也。而有不可分者、如織篆是也。經與緯相成曰織。古叚爲識字。如詩之織文、微識也。从糸。戠聲。之弋切。一部。

【漢典】

𥿗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織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綖
    2. 縝
    3. 䋍
    4. 䋸
    5. 絲
    6. 綻
    7. 緝
    8. 總
    9. 紟
    10. 緉
    11. 緮
    12. 縔
同筆畫
    1. 笻
    2. 秱
    3. 绫
    4. 桳
    5. 酓
    6. 䎅
    7. 斜
    8. 䚿
    9. 㢍
    10. 捩
    11. 紷
    12. 措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