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hū

ㄕㄨ

部首 糸

部外 5

總筆畫 11

疏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5FC7

左右結構

55444452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xnhy

vfnyo

zxii

拼音 shū

注音 ㄕㄨ

部首 糸 部外 5總筆劃 11

擴展B 25FC7筆順 55444452134

𥿇 基本解釋

● 𥿇

shū ㄕㄨ


  1. 繼。
  2. 同「疏」。
【漢典】
【未集中】【糸】 𥿇·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𥿇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𥿇·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廣韻】所葅切【集韻】山於切,𠀤音疏。【玉篇】亦疏字。【廣韻】繼入也。

又【廣韻】羌舉切,音去。【類篇】條陳也。

又【集韻】所據切,音捒。義同疏。

【漢典】
【卷十四】【𠫓】

↳疏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𥿇」字頭,请參考「疏」字:)
【卷十四】【𠫓】
《說文解字》

通也。从𡿮从疋,疋亦聲。所葅切文三 重二

《說文解字注》

(疏)通也。疋部曰:𤕟,通也。疏與𤕟音義皆同。皆从疋者,疋所以通也。鄭注月令明當位、薛解西京賦、張注靈光殿賦皆訓疏爲刻鏤。古𤕟疏𤴙三字通用矣。疏之引申爲疏闊、分疏、疏記。从㐬从疋。疋亦聲。所葅切。五部。

【漢典】

𥿇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𥿇」仰25.2 「疏」說文‧𠫓部 「疏」睡虎地簡50.94 「𥿇」
「𥿇」郭.六.27 「疏」老子甲39
「疏」老子乙212上
楚系簡帛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疏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紳
    2. 綨
    3. 繿
    4. 繷
    5. 䋀
    6. 䌛
    7. 繜
    8. 䊷
    9. 緘
    10. 綫
    11. 䌙
    12. 編
同筆畫
    1. 翍
    2. 萇
    3. 淐
    4. 混
    5. 裆
    6. 竟
    7. 鿎
    8. 悆
    9. 徘
    10. 渆
    11. 惙
    12. 梲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