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iáng

ㄌㄧㄤˊ

部首 米

部外 6

總筆畫 12

粱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5E66

上下結構

44135443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imyo

enfd

vyou

拼音 liáng

注音 ㄌㄧㄤˊ

部首 米 部外 6總筆劃 12

擴展B 25E66筆順 441354431234

𥹦 基本解釋

● 𥹦


  1. 同「梁」。

● 𥹦

liáng ㄌㄧㄤˊ


  1. 〈見於台灣人名〉
【漢典】
【未集上】【米】 粱·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粱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𥹦」字頭,请參考「粱」字。)
【未集上】【米】 粱·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廣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𠀤音梁。【說文】米名也。【篇海】似粟而大,有黃靑白三種,又有赤黑色者。【韻會小補】粱,粟類,米之善者,五穀之長,今人多種粟而少種粱,以其損地力而收穫少也。【爾雅·釋草註】虋,赤粱粟。芑,白粱粟。【周禮·天官】犬宜粱。【疏】犬味酸而溫,粱米味甘而微寒,氣味相成,故云犬宜粱。【廣志】有具粱、解粱,有遼東赤粱。【本草】白粱味甘,微寒,無毒,主除熱益氣,有襄陽竹根者最佳。黃粱出靑、冀。【杜甫·贈衞八處士詩】夜雨翦春韭,新炊閒黃粱。【註】《本草》香美逾諸粱,俗呼竹根黃。

又莠類曰粱。【爾雅·釋草】稂,童粱。【註】莠類。【疏】稂,一名童粱。 【集韻】或作梁。

【漢典】
【卷七】【米】

↳粱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𥹦」字頭,请參考「粱」字:)
【卷七】【米】
《說文解字》

米名也。从米,梁省聲。呂張切

《說文解字注》

(粱)禾米也。各本作米名也。今正。古訓詁多不言某名。如毛傳但言水也、山也、艸也、木也皆是。上文粟與米皆兼禾黍言。粱則專爲禾米。故別言之。淺人不得其解。乃刪禾字矣。生曰苗。秀曰禾。?實幷刈曰禾。其實曰粟。粟中人曰米。米可食曰粱。禮經。簠陳稻粱。簋陳黍稷。聘禮。米百筥。設於中庭。十以爲列。黍粱稻皆二行。稷四行。內則。飯黍、稷、稻、粱、白黍、黃粱。食醫。六食。犬宜粱。喪大記。君用粱。大夫用稷。士用粱。凡黍稷稻之米無別名。禾之米則曰粱。自䊪以至於侍御皆粱也。小雅黃鳥。無啄我粟。兼禾黍言之。二章言粱。三章言黍。其目也。粟言連秠。粱黍言米。又其別也。从米。梁省聲。吕張切。十部。

【漢典】

𥹦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粱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粗
    2. 䊣
    3. 糧
    4. 籵
    5. 糍
    6. 糀
    7. 糵
    8. 粑
    9. 䊲
    10. 䊗
    11. 䊃
    12. 糈
同筆畫
    1. 㢾
    2. 湈
    3. 筂
    4. 辝
    5. 㥫
    6. 葧
    7. 鈏
    8. 㫹
    9. 媤
    10. 臸
    11. 寓
    12. 勝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