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竹

部外 12

總筆畫 18

箠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5D13

上下結構

314314334343434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ttwf

hhog

mmob

部首 竹 部外 12總筆劃 18

擴展B 25D13筆順 314314334343434121

𥴓 基本解釋

● 𥴓


  1. 同「箠」。
【漢典】
【未集上】【竹】 箠·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箠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𥴓」字頭,请參考「箠」字。)
【未集上】【竹】 箠·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集韻】是爲切,音垂。竹名。【張衡·南都賦】其竹則篠簳、箛箠。

又【廣韻】竹垂切【集韻】株垂切,又中葵切,𠀤音追。竹節也。

又【廣韻】之累切【集韻】【韻會】主蘂切,𠀤音捶。擊馬策也。【史記·張耳陳餘傳】杖馬箠,下趙數十城。

又【集韻】是棰切,音菙。義同。

又笞𠛬也。【前漢·𠛬法志】景帝中六年定箠令,笞者箠長五尺,其本大一寸,其竹也末薄半寸,皆平其節。當笞者笞臋,毋得更人。畢一罪,乃更人。自是笞者得全。

【漢典】
【卷五】【竹】

↳箠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𥴓」字頭,请參考「箠」字:)
【卷五】【竹】
《說文解字》

擊馬也。从竹𡍮聲。之壘切

《說文解字注》

(箠)所㠯擊馬也。所㠯二字今補。假借爲杖人之稱。漢書定箠令是也。周禮假垂爲箠。垂氏掌共燋契是也。从竹。垂聲。之壘切。按壘當作累。古音在十七部。

【漢典】

𥴓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箠」睡.日甲50背 「箠」說文‧竹部 「箠」定縣竹簡10 「𥴓」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箠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筅
    2. 簢
    3. 䇸
    4. 笧
    5. 筈
    6. 箊
    7. 箸
    8. 節
    9. 篿
    10. 筵
    11. 竽
    12. 䈕
同筆畫
    1. 䦯
    2. 簪
    3. 霥
    4. 蟫
    5. 饀
    6. 騉
    7. 鎛
    8. 㯷
    9. 䍻
    10. 䥃
    11. 䡰
    12. 镬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