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目

部外 21

總筆畫 26

瞫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5357

左右結構

25111212534444412511251522

五筆

倉頡

鄭碼

hhlh

buywl

lizi

部首 目 部外 21總筆劃 26

擴展B 25357筆順 25111212534444412511251522

𥍗 基本解釋

● 𥍗


  1. 同「瞫」。
【漢典】
【午集中】【目】 瞫·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2

↳瞫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𥍗」字頭,请參考「瞫」字。)
【午集中】【目】 瞫·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2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式荏切,音審。【說文】深視也。一曰下視也。

又竊見也。【禮·部韻略】平視也。

又姓。【後漢·南蠻傳】武落鐘離山有黑穴,出四姓,瞫氏其一也。

又【集韻】式禁切,審去聲。低目視也。

又徒南切,音潭。視也。

又【廣韻】【集韻】𠀤徒紺切,潭去聲。義同。

又【集韻】昌枕切,琛上聲。人名。【左傳·文二年】晉有狼瞫。【註】尺甚反。【前漢·古今人表】師古音審。 【說文】本作𥍗,隸省作瞫。【玉篇】或作䚓。俗作瞫,非。

【漢典】
【卷四】【目】

↳瞫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𥍗」字頭,请參考「瞫」字:)
【卷四】【目】
《說文解字》

深視也。一曰下視也。又,竊見也。从目覃聲。式荏切

《說文解字注》

(瞫)㴱視也。瞫㴱㬪韵。見其底裏曰㴱視。一曰下視也。別一義。又竊見也。又一義。从目。𪉷聲。式荏切。七部。左傳有晉人狼瞫。

【漢典】

𥍗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瞫」說文‧目部 「瞫」漢印徵補 「𥍗」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瞫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着
    2. 䀕
    3. 瞑
    4. 睋
    5. 䁤
    6. 䁕
    7. 睦
    8. 眷
    9. 䀚
    10. 䁳
    11. 瞺
    12. 䀝
同筆畫
    1. 䡽
    2. 鑷
    3. 躦
    4. 䪍
    5. 灤
    6. 㜻
    7. 釅
    8. 轥
    9. 黶
    10. 驠
    11. 鱵
    12. 䭧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