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目

部外 12

總筆畫 17

睡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52CD

左右結構

25111334343434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htwf

buoog

lmob

部首 目 部外 12總筆劃 17

擴展B 252CD筆順 25111334343434121

𥋍 基本解釋

● 𥋍


  1. 同「睡」。
【漢典】
【午集中】【目】 睡·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8

↳睡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𥋍」字頭,请參考「睡」字。)
【午集中】【目】 睡·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8

【唐韻】是僞切【集韻】【韻會】樹僞切【正韻】殊僞切,𠀤音瑞。【說文】坐寐也。【史記·商君傳】衞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前漢·賈誼治安策】將吏被介冑而睡。

又花名。【淸異錄】盧山一比丘晝寢石上,夢中聞花香,旣覺,尋香求之,因名睡香。四方奇之,謂乃花中祥瑞,遂以瑞易睡。

又草名。【洞冥記】末多國有五味草,食之使人不眠,名曰却睡草。【述異記】桂林有睡草,見之則令人睡。亦呼爲懶婦箴。 【說文】本作𥋍,从目𡍮聲。【六書故】睡卽古寐字。

【漢典】
【卷四】【目】

↳睡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𥋍」字頭,请參考「睡」字:)
【卷四】【目】
《說文解字》

坐寐也。从目垂。是僞切

《說文解字注》

(睡)坐寐也。知爲坐寐者,以其字从垂也。左傳曰:坐而假寐。戰國策:讀書欲睡。从目𡍮。宋本無聲字,此以會意包形聲也。目𡍮者,目瞼垂而下。坐則爾。是僞切。古音在十七部。

【漢典】

𥋍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睡」說文‧目部 「𥋍」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睡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瞀
    2. 瞪
    3. 䀞
    4. 着
    5. 䀐
    6. 䀢
    7. 睤
    8. 瞐
    9. 眜
    10. 睺
    11. 䁥
    12. 䀫
同筆畫
    1. 擲
    2. 䬍
    3. 璨
    4. 䊜
    5. 駸
    6. 貔
    7. 穗
    8. 壏
    9. 㩛
    10. 檆
    11. 繁
    12. 璐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