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pán

pān

ㄆㄢˊ

ㄆㄢ

部首 目

部外 10

總筆畫 15

眅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523C

上下結構

335414355425111

五筆

倉頡

鄭碼

temh

hebu

pyql

拼音 pán pān

注音 ㄆㄢˊ ㄆㄢ

部首 目 部外 10總筆劃 15

擴展B 2523C筆順 335414355425111

𥈼 基本解釋

● 𥈼

pán ㄆㄢˊ


  1. 轉目視。

● 𥈼

pān ㄆㄢ


  1. 同「眅」。白眼。
【漢典】
【午集中】【目】 𥈼·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𥈼 《康熙字典》

【午集中】【目】 𥈼·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唐韻】薄官切【集韻】蒲官切,𠀤音盤。【說文】轉目視也。【博雅】𥈼𥈼,視也。

又【集韻】披班切,音攀。

又普患切,攀去聲。𠀤同眅。

【漢典】
【】【】

𥈼 《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𥈼)轉目視也。般、辟也。象舟之旋。故般目爲轉目。戰國策有田𥈼。从目。般聲。薄官切。十四部。

【漢典】

𥈼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𥈼」卅八年上郡守慶戈戰國晚期文物98.10 「𥈼」說文‧目部 「𥈼」老子甲後188 「𥈼」
金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對比
CHN
TPE
異體字
眅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眥
    2. 瞺
    3. 睱
    4. 䀞
    5. 䁀
    6. 眜
    7. 眷
    8. 睗
    9. 䀝
    10. 睹
    11. 䀭
    12. 矄
同筆畫
    1. 匔
    2. 㙯
    3. 樅
    4. 盤
    5. 談
    6. 璂
    7. 樟
    8. 憨
    9. 㩑
    10. 趣
    11. 凜
    12. 噘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