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目

部外 9

總筆畫 14

瞍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521F

左右結構

25111445433454

五筆

倉頡

鄭碼

hpoc

bujfe

lwux

部首 目 部外 9總筆劃 14

擴展B 2521F筆順 25111445433454

𥈟 基本解釋

● 𥈟

sǒu ㄙㄡˇ


  1. 同「瞍」。《説文•目部》:「𥈟,無目也。」《正字通•目部》:「𥈟,瞍本字。」按:经典用「瞍」,后以「瞍」为正字。

英語 blind; no pupil in the eye

【漢典】
【午集中】【目】 𥈃·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9

↳𥈃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𥈟」字頭,请參考「𥈃」字。)
【午集中】【目】 𥈃·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9

【唐韻】【集韻】【韻會】𠀤蘇后切,音叟。【說文】無目也。【玉篇】無眸子也。【周語】𥈃賦矇誦。

又通作瞍。【周禮·春官·瞽矇註】有目無眸子謂之瞍。【音義】瞍本作𥈃。

又【正韻】先侯切,叟平聲。義同。

【漢典】
【卷七】【目】

𥈟 《說文解字》

【卷七】【目】
《說文解字》
𥈟,無目也。从目,叜聲。
《說文解字注》

(𥈟)無目也。無目與無牟子别。無牟子者,黑白不分。無目者,其中空洞無物。故字林云:𥈟,目有朕無珠子也。瞽者才有朕而中有珠子,𥈟者才有朕而中無珠子,此又瞽與𥈟之别,凡若此等皆對文則别。散文則通。如詩箋云:瞽矇也,史記云瞽叟盲皆是散文則通也。人偁爲瞽叟,其實則盲者也。凡作瞽瞍者,字誤也。國語:瞽獻曲,𥈟獻賦,矇誦。此對文則别也。从目叜聲。穌后切。古音在三部。

【漢典】

𥈟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瞍」說文‧目部 「𥈟」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瞍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擞(sou3)
    2. 䏂(sou3)
    3. 蓃(sou3)
    4. 䉤(sou3)
    5. 籔(sou3)
    6. 櫢(sou3)
    7. 瞍(sou3)
    8. 叜(sou3)
    9. 㟬(sou3)
    10. 叟(sou3)
    11. 藪(sou3)
    12. 棷(sou3)
同部首
    1. 矋
    2. 睎
    3. 睲
    4. 瞢
    5. 瞿
    6. 眷
    7. 睨
    8. 睉
    9. 矌
    10. 䀫
    11. 瞦
    12. 瞫
同筆畫
    1. 慖
    2. 漴
    3. 嶃
    4. 榹
    5. 摔
    6. 粶
    7. 㨴
    8. 瘋
    9. 鄳
    10. 磆
    11. 榝
    12. 㾭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