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火

部外 7

總筆畫 11

烜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4251

左右結構

43341255151

五筆

倉頡

鄭碼

ogmg

fmbm

uobl

部首 火 部外 7總筆劃 11

擴展B 24251筆順 43341255151

𤉑 基本解釋

● 𤉑


  1. 同「烜」。
【漢典】
【巳集中】【火】 烜·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烜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𤉑」字頭,请參考「烜」字。)
【巳集中】【火】 烜·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廣韻】况晚切【集韻】火遠切【正韻】况遠切,𠀤音咺。【易·說卦】日以烜之。【疏】烜,乾也。

又【玉篇】火盛貌。

又【廣韻】光明也。

又【韻會】【正韻】引《詩》:赫兮咺兮。◎按《詩·衞風》本作咺。釋文韓詩作宣。《禮·中庸》引《詩》作喧。無作烜者。

又【廣韻】許委切【集韻】【韻會】【正韻】虎委切,𠀤音毀。【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鑒取明水于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註】烜,火也。讀如衞侯燬之燬。〇按《說文》爟或从亘作烜,古玩切。《集韻》《類篇》《正韻》仍之。《正字通》云:周禮夏官司爟與秋官司烜所掌不同,音切亦異。烜非爟字重文。《說文》合爲一誤。今《廣韻》二十九換止收爟字,無烜字。《集韻》《類篇》《正韻》俱仍《說文》之誤也。

又【易·說卦】日以烜之。【陸德明·音義】况晚反,又香元反。

【漢典】
【】【】

𤉑 《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或从𠄢。周禮秋官司烜氏注云。讀如衞侯燬之燬。故書烜爲垣。鄭司農云。當爲烜。按依許則烜卽爟字。亘聲雚聲同在十四部也。許本與先鄭說同。
【漢典】

𤉑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爟」說文‧火部 「𤉑」
「烜」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烜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焋
    2. 煃
    3. 㷆
    4. 燊
    5. 烅
    6. 烚
    7. 煟
    8. 灳
    9. 燿
    10. 焳
    11. 㶧
    12. 煘
同筆畫
    1. 匮
    2. 羚
    3. 䏹
    4. 掉
    5. 梫
    6. 庼
    7. 菓
    8. 啜
    9. 皎
    10. 麥
    11. 䣩
    12. 隊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