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攴

部外 3

總筆畫 7

施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2EEB

左右結構

5252154

五筆

倉頡

鄭碼

bhcy

pdye

yiix

部首 攴 部外 3總筆劃 7

擴展B 22EEB筆順 5252154

𢻫 基本解釋

● 𢻫


  1. 同「施」。
【漢典】
【卯集下】【攴】 𢻫·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3

𢻫 《康熙字典》

【卯集下】【攴】 𢻫·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3

【唐韻】式支切【集韻】商支切,𠀤音弛。【玉篇】亦施字。【說文】𢾭也。【長箋】詩施於中逵之施,當作𢻫。溷用施,其義遠。【集韻】或作𢼉𢼊。

【漢典】
【卷七】【㫃】

↳施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𢻫」字頭,请參考「施」字:)
【卷七】【㫃】
《說文解字》

旗皃。从㫃也聲。亝欒施字子旗,知施者旗也。式支切

《說文解字注》

(施)旗旖施也。大人賦說旌旗曰:又旖旎以招搖。施字俗改爲旎,从尼聲,殊失音理。从㫃也聲。式支切。古音在十七部。按經傳叚此爲𢾭𢻱字。𢻱之形,施之本義俱廢矣。毛傳曰:施,移也。此謂施卽延之叚借。大雅:施于條枚。吕氏春秋、韓詩外傳、新序皆引作延。上林賦:貤丘陵,下平原。司馬彪曰:貤,延也。按貤丘陵與詩施中谷、施條枚同,貤亦延之叚借。𠫼欒施字子旗。見左氏傳。孔子弟子巫馬施亦字子旗。知施者旗也。自叚施爲𢻱,而施从㫃之意隱矣,故明之。○此二篆各本轉寫譌舛,據全書連綿字通例更正。

【漢典】

𢻫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𢼊」甲25合16170 「𢼊」郭.尊.37 「𢻫」說文‧攴部 「𢻫」
「𢼊」甲404合31116
甲骨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施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敮
    2. 㪔
    3. 敼
    4. 敁
    5. 㪃
    6. 㪠
    7. 㪍
    8. 㪆
    9. 㪑
    10. 㪫
    11. 㪒
    12. 㪡
同筆畫
    1. 忺
    2. 忎
    3. 饫
    4. 䖝
    5. 我
    6. 㘩
    7. 応
    8. 条
    9. 㕵
    10. 㦾
    11. 芿
    12. 妦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