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戈

部外 9

總筆畫 13

戜 㦶 𢧤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29DC

右上包圍結構

121251312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fakg

jirmg

ehmb

部首 戈 部外 9總筆劃 13

擴展B 229DC筆順 1212513121534

𢧜 基本解釋

● 𢧜


  1. 「𢧤」的訛字。《集韻•質韻》:「𢧜,《説文》大也。」
【漢典】
【卯集中】【戈】 𢧤·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𢧤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𢧜」字頭,请參考「𢧤」字。)
【卯集中】【戈】 𢧤·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唐韻】直一切【集韻】直質切,𠀤音秩。【說文】大也。

【漢典】
【卷十】【大】

↳𢧤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𢧜」字頭,请參考「𢧤」字:)
【卷十】【大】
《說文解字》

大也。从大𢧄聲,讀若《詩》“𢧜𢧜大猷”。直質切

《說文解字注》

(𢧤)大也。此謂秩秩然之大也。地理志四驖作四𢧤。从大𢧄聲,讀若詩𢧜𢧜大猷。小雅巧言文。𢧤𢧤當作秩秩,今毛詩正作秩秩,傳曰:秩秩,進知也。呈在十一部,秩在十二部,古合音爲冣近。是以𢧤讀如秩。直質切。

【漢典】

𢧜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𢧜」說文‧大部 「𢧜」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戜
㦶
𢧤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螲(zhi4)
    2. 㨖(zhi4)
    3. 豑(zhi4)
    4. 楖(zhi4)
    5. 㜱(zhi4)
    6. 鶨(zhi4)
    7. 㴛(zhi4)
    8. 捗(zhi4)
    9. 剬(zhi4)
    10. 䚳(zhi4)
    11. 洷(zhi4)
    12. 䬹(zhi4)
同部首
    1. 戟
    2. 截
    3. 㡬
    4. 戲
    5. 㦶
    6. 戜
    7. 㦼
    8. 㦸
    9. 戵
    10. 戌
    11. 戔
    12. 戣
同筆畫
    1. 䎤
    2. 䲞
    3. 路
    4. 盞
    5. 溦
    6. 輊
    7. 絿
    8. 䇏
    9. 搠
    10. 僂
    11. 䪏
    12. 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