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彳

部外 7

總筆畫 10

徯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24FD

左右結構

3323354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trcd

hohhk

oizg

部首 彳 部外 7總筆劃 10

擴展B 224FD筆順 3323354134

𢓽 基本解釋

● 𢓽


  1. 同「徯」。
【漢典】
【備考·寅集】【彳】 𢓽·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𢓽 《康熙字典》

【備考·寅集】【彳】 𢓽·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龍龕】同徯。

【漢典】
【卷二】【彳】

↳徯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𢓽」字頭,请參考「徯」字:)
【卷二】【彳】
《說文解字》

待也。从彳奚聲。蹊,徯或从足。胡計切

《說文解字注》

(徯)待也。孟子引書徯我后,趙曰:徯,待也。从彳奚聲。胡計切。十六部。按書孟音義、廣韵、玉篇、集韵、說文篆韵諩皆上聲。疑胡計誤。

(蹊)徯或从足。左傳:牽牛以蹊人之田。孟子:山徑之蹊。月令:塞徯徑。凡始行之以待後行之徑曰蹊,引伸之義也。今人畫爲二字,音則徯上蹊平,誤矣。

【漢典】

𢓽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復
    2. 徟
    3. 徬
    4. 徆
    5. 徉
    6. 徊
    7. 徙
    8. 㣤
    9. 徻
    10. 彼
    11. 徐
    12. 㣘
同筆畫
    1. 捘
    2. 䓂
    3. 莳
    4. 袓
    5. 紋
    6. 莏
    7. 㘣
    8. 桎
    9. 㰷
    10. 痄
    11. 舀
    12. 唤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