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gǒng

ㄍㄨㄥˇ

部首 手

部外 6

總筆畫 10

拱 㭟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2F2

上下結構

1221343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wrj

tcq

eaom

44502

拼音 gǒng

注音 ㄍㄨㄥˇ

部首 手 部外 6總筆劃 10

基本區 62F2筆順 1221343112

拲 基本解釋

● 拲

gǒng ㄍㄨㄥˇ


  1. 古代的一種刑罰,把雙手銬在一起:「上罪梏~而桎。」
  2. 古代的刑具,木銬:「浸假而以杞柳爲桎、~、梏。」
  3. 恭敬。
【漢典】

拲 國語辭典

拲ㄍㄨㄥˇgǒng
動
  1. 把雙手銬在一起。《說文解字·手部》:「拲,兩手共同械也。」《周禮·秋官·掌囚》:「凡囚者,上罪梏拲而桎。」鄭玄注引鄭司農云:「拲者,兩手共一木也。」

【漢典】
【卯集中】【手】 拲·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拲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拲·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唐韻】【正韻】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𠀤音鞏。【說文】兩手同械也。【周禮·秋官·掌囚】上罪梏拲而桎。【註】拲者,兩手共一木也。在手曰梏,在足曰桎。

又【唐韻】居玉切【集韻】【韻會】拘玉切,𠀤音鋦。

又【集韻】丘勇切,音恐。

又【集韻】【正韻】𠀤居六切,音菊。義𠀤同。◎按屋韻居六切,與沃韻居玉切相近,宜細分。 【說文】或从木作㭟。【長箋】拲似混拱,當从木。

【漢典】
【卷十二】【手】

拲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兩手同械也。从手从共,共亦聲。《周禮》:“上辠,梏拲而桎。”㭟,拲或从木。居竦切

《說文解字注》

(拲)㒳手共同械也。周禮掌囚。上罪梏拲而桎。鄭司農云。拲者、㒳手共一木也。从手。共聲。此舉形聲包會意。居竦切。九部。周禮曰。上辠梏拲而桎。


(㭟)拲或作木。猶桎梏字。

【漢典】

拲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uŋ˨˩˦ 日语读音 TEKASE

客家话 [客英字典] giung3 [台湾四县腔] giung3 [梅县腔] giung3 [海陆腔] giung3粤语 gung2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腫韻 上聲 拱小韻 居悚切 三等 合口;見母 燭韻 入聲 輂小韻 居玉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東部 ;王力系统:見母 東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拲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拲」 方鼎商代晚期集成1092「拲」 說文‧手部「拲」
「㭟」 說文或體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CHN
TPE
HKG
異體字
拱
㭟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汞(gong3)
    2. 䂬(gong3)
    3. 拱(gong3)
    4. 㺬(gong3)
    5. 輁(gong3)
    6. 栱(gong3)
    7. 㤨(gong3)
    8. 銾(gong3)
    9. 嗊(gong3)
    10. 澒(gong3)
    11. 䱋(gong3)
    12. 㫒(gong3)
同部首
    1. 拿
    2. 㧭
    3. 撃
    4. 掌
    5. 手
    6. 攀
    7. 掔
    8. 搻
    9. 擎
    10. 攣
    11. 揧
    12. 擘
同筆畫
    1. 琤
    2. 钲
    3. 悃
    4. 烘
    5. 臭
    6. 㸷
    7. 㤸
    8. 桌
    9. 𠄶
    10. 捕
    11. 荵
    12. 哿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