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廾

部外 12

總筆畫 15

言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236C

上中下結構

251522512511132

五筆

倉頡

鄭碼

kbka

urrat

jzke

部首 廾 部外 12總筆劃 15

擴展B 2236C筆順 251522512511132

𢍬 基本解釋

● 𢍬


  1. 同「言」。
【漢典】
【寅集下】【廾】 𢍬·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𢍬 《康熙字典》

【寅集下】【廾】 𢍬·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字彙補】古文言字。註詳部首。

【漢典】
【卷三】【言】

↳言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𢍬」字頭,请參考「言」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直言曰言,論難曰語。从口䇂聲。凡言之屬皆从言。語軒切〖注〗𢍗、𢍬,古文言。

《說文解字注》

(言)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大雅毛傳曰。直言曰言。論難曰語。論、正義作荅。鄭注大司樂曰。發端曰言。荅難曰語。注襍記曰。言、言己事。爲人說爲語。按三注大略相同。下文語、論也。論、議也。議、語也。則詩傳當從定本、集注矣。爾雅、毛傳。言、我也。此於雙聲得之。本方俗語言也。从口。䇂聲。語軒切。十四部。凡言之屬皆从言。

【漢典】

𢍬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言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弁
    2. 弄
    3. 弅
    4. 弇
    5. 㢡
    6. 㢣
    7. 弃
    8. 弊
    9. 㢢
    10. 异
    11. 弆
    12. 廾
同筆畫
    1. 㹐
    2. 憉
    3. 踮
    4. 撙
    5. 魸
    6. 耦
    7. 褜
    8. 䕅
    9. 踏
    10. 銹
    11. 㵙
    12. 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