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巾

部外 18

總筆畫 21

幖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217D

左右結構

252321132534151114334

五筆

倉頡

鄭碼

mhwo

lbhxf

liou

部首 巾 部外 19總筆劃 22

擴展B 2217D筆順 252321132534151114334

𢅽 基本解釋

● 𢅽


  1. 同「幖」。
【漢典】
【寅集中】【巾】 幖·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幖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𢅽」字頭,请參考「幖」字。)
【寅集中】【巾】 幖·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唐韻】【集韻】【正韻】𠀤𤰞遙切,音飇。【說文】幟也。【玉篇】幡也。【正韻】立木爲表,繫綵其上,謂之幖。

又【廣韻】頭上幟也。

【漢典】
【卷七】【巾】

↳幖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𢅽」字頭,请參考「幖」字:)
【卷七】【巾】
《說文解字》

幟也。从巾𤐫聲。方招切

《說文解字注》

(幖)𢅽識也。亦三字一句。各本作幟也二字,今正。通俗文曰:幑号曰幖,私記曰幟。周禮肆師:表齍盛告絜。鄭注:故書表爲剽。剽表皆謂幑識也。按剽表皆叚借字,幖其本字也。凡物之幖識亦曰幑識。今字多作標牓,標行而幖廢矣。从巾𤐫聲。方招切。二部。

【漢典】

𢅽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幖」說文‧巾部 「𢅽」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CHN
TPE
異體字
幖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幀
    2. 帕
    3. 常
    4. 席
    5. 幆
    6. 幤
    7. 帪
    8. 㡋
    9. 㡩
    10. 幔
    11. 幁
    12. 幱
同筆畫
    1. 玀
    2. 籘
    3. 饕
    4. 纒
    5. 羇
    6. 躚
    7. 㜺
    8. 覿
    9. 䤕
    10. 䳹
    11. 齪
    12. 䥪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