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巾

部外 5

總筆畫 8

帝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2087

上下結構

14345252

五筆

倉頡

鄭碼

guph

mcbb

auwl

部首 巾 部外 5總筆劃 8

擴展B 22087筆順 14345252

𢂇 基本解釋

● 𢂇


  1. 同「帝」。
【漢典】
【寅集中】【巾】 𢂇·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𢂇 《康熙字典》

【寅集中】【巾】 𢂇·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玉篇】古文帝字。註詳六畫。

【漢典】
【】【】

𢂇 《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古文帝。古文諸丄字皆从一。篆文皆从𠄞。𠄞古文上字。古文从一。小篆从古文上者。古今體異。必云𠄞古上字者。明非𠄞字也。徐鍇曰。古文上兩畫、上短下長。一二之二、則兩畫齊等。䇂俗本䇂下有言。非也。言从䇂。舉䇂可以包言。示辰龍童音?皆从古文上。古文示作?。古文禮作?。古文辰作?。此古文从一、小篆从𠄞之證。然則古文以一爲二。六書之假借也。
【漢典】

𢂇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帝」乙6666合14129 「帝」㝬簋西周晚期集成4317 「帝」信1.040 「帝」說文古文 「帝」元年詔版 「𢂇」
「帝」甲1164合30388 「帝」秦公簋春秋中期集成4315 「帝」帛甲6.33 「帝」說文‧上部 「帝」縱橫家書33
「帝」中山王昔壺戰國晚期集成9735 「帝」郭.緇.37 「帝」古地圖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帝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帾
    2. 幖
    3. 幰
    4. 帖
    5. 幍
    6. 幗
    7. 帥
    8. 幪
    9. 㡍
    10. 帉
    11. 幏
    12. 带
同筆畫
    1. 㣙
    2. 侅
    3. 卶
    4. 昑
    5. 牦
    6. 厓
    7. 東
    8. 卒
    9. 炘
    10. 矤
    11. 岭
    12. 佴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