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宀

部外 16

總筆畫 19

塞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1AF3

上下結構

4451211211211211312

五筆

倉頡

鄭碼

paaf

jmmt

wdbe

部首 宀 部外 16總筆劃 19

擴展B 21AF3筆順 4451211211211211312

𡫳 基本解釋

● 𡫳


  1. 同「塞」。
【漢典】
【丑集中】【土】 塞·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塞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𡫳」字頭,请參考「塞」字。)
【丑集中】【土】 塞·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廣韻】蘇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則切,𠀤音㥶。塡也,隔也。【禮·月令】孟冬,天地不通,閉塞成冬。【又】謹關梁,塞徯徑,季春開通道路,無有障塞。

又充也,滿也。【書·舜典】溫恭允塞。【詩·鄘風】秉心塞淵。

又國之阨險曰塞。【史記·蘇秦傳】秦四塞之國,披山帶渭。【後漢·杜篤傳】城池百尺,扼塞要害。

又月在辛曰塞,見【爾雅·釋天】。

又塞塞,不安貌,見【博雅】。

又伊蒲塞,卽優婆塞。【後漢·楚王英傳】以助伊蒲塞桑門之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先代切,音賽。邊界也。【禮·月令】孟冬備邊境,完要塞。

又九塞。【淮南子·地形訓】九塞,太汾,澠阨荆阮方城,殽阪,井陘,令疵,句注,居庸。【註】太汾在晉,澠阨殽阪皆在弘農郡,荆阮方城皆在楚,井陘在常山,令疵在遼西,句注在鴈門隂館,居庸在上谷阻陽之東。

又紫塞。【古今注】秦築長城,土色皆紫,因名。

又博塞,戲具也。【莊子·騈拇篇】問穀何事,則博塞以遊。

又姓。

又與賽同。【前漢·郊祀志】冬塞禱祈。 本作𡫟。亦作𡫼。

 

【漢典】
【卷五】【㠭】

𡫳 《說文解字》

【卷五】【㠭】
《說文解字》

窒也。从㠭从廾,窒宀中。㠭猶齊也。穌則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𡫳)窒也。穴部曰。窒、𡫳也。此與土部塞、音同義異。與心部㥶、音同義近。塞、隔也。隔、塞也。與𡫳窒訓別。㥶、實也。實、富也。與𡫳窒訓近。凡塡塞字皆當作𡫳。自塞行而𡫳㥶皆廢矣。从㠭。从窒宀中。竦手舉物塡屋中也。从三字會意。㠭猶齊也。說从㠭之意。凡漢人訓詁。本異義而通之曰猶。㠭从四工。同心同力之狀。窒不必極巧。故曰猶齊。注經者多言猶。許書言猶者三見耳。穌則切。一部。

【漢典】

𡫳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塞」粹945合29365 「𡫟」塞公孫爿言父匜春秋早期集成10276 「賽」包2.210 「𡫟」說文‧㠭部 「𡫳」
「賽」包2.213
「賽」包2.208
甲骨文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塞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鎍(se4)
    2. 嗇(se4)
    3. 㒊(se4)
    4. 槭(se4)
    5. 擌(se4)
    6. 洓(se4)
    7. 㽇(se4)
    8. 䔼(se4)
    9. 銫(se4)
    10. 飋(se4)
    11. 㱇(se4)
    12. 塞(se4)
同部首
    1. 寒
    2. 寛
    3. 㝨
    4. 宣
    5. 㝦
    6. 室
    7. 寴
    8. 㝬
    9. 㝍
    10. 宯
    11. 㝒
    12. 寡
同筆畫
    1. 覸
    2. 蹮
    3. 鏁
    4. 䩹
    5. 酄
    6. 齗
    7. 龐
    8. 麒
    9. 㙿
    10. 藾
    11. 瀳
    12. 鏡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