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女

部外 7

總筆畫 10

姡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1736

左右結構

5313515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vqak

vhpr

zmrj

部首 女 部外 7總筆劃 10

擴展B 21736筆順 5313515251

𡜶 基本解釋

● 𡜶


  1. 同「姡」。
【漢典】
【丑集下】【女】 𡜶·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𡜶 《康熙字典》

【丑集下】【女】 𡜶·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集韻】同姡。

【漢典】
【卷十二】【女】

↳姡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𡜶」字頭,请參考「姡」字:)
【卷十二】【女】
《說文解字》

面醜也。从女𠯑聲。古活切

《說文解字注》

(姡)面靦也。各本作面醜。今正。醜者、可惡也。與愧恥義隔。面靦者、詩云有靦面目是也。面部靦下曰。面見人也。面見人、如今人言無面目相見。其義彼此相成。此許例也。爾雅、毛傳皆云靦、𡜶也。此云𡜶、靦也。是之謂轉注。今人亦尙有羞𡜶𡜶之語。从女。𠯑聲。古?切。十五部。

【漢典】

𡜶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姡」說文‧女部 「𡜶」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姡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妅
    2. 嫁
    3. 婀
    4. 㛽
    5. 㜣
    6. 㜡
    7. 嫬
    8. 㛪
    9. 妸
    10. 妖
    11. 嬐
    12. 媽
同筆畫
    1. 悏
    2. 峳
    3. 捐
    4. 袛
    5. 疶
    6. 㰪
    7. 冧
    8. 㛨
    9. 竒
    10. 㧲
    11. 晀
    12. 訔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