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口

部外 11

總筆畫 14

疇 𠷎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F21

右上包圍結構

51512112125154

五筆

倉頡

鄭碼

xaac

nmme

yzjx

部首 口 部外 11總筆劃 14

擴展B 20F21筆順 51512112125154

𠼡 基本解釋

●𠼡

chóu ㄔㄡˊ


  1. 誰。後作「疇」。《説文•口部》:「𠼡,誰也。」
【漢典】
【子集下】【又】 𠭵·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1

↳𠭵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𠼡」字頭,请參考「𠭵」字。)
【子集下】【又】 𠭵·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1

【字彙補】古文壽字。註詳士部十一畫。

【漢典】
【卷二】【口】

𠼡 《說文解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誰也。从口𢏚,又聲。𢏚,古文疇。直由切

《說文解字注》

(𠼡)誰也。从口𢏚,又聲。𢏚,古文疇。按此篆疑有誤。白部曰:𤾊,䛐也。从白𢏚聲。引唐書帝曰𤾊咨。與此音義大同,但其字从口𢏚聲足矣,不當兼从又聲。又在一部,非聲也。老部𦓃、酉部𨢫、巾部𢄛皆从𠷎聲,竹部籌、火部燾、言部譸、邑部𨞪皆从𦓃聲。絶無从𠼡聲之字,可知此正當作𤾊,爲𦓃之聲。直由切。三部。

【漢典】

𠼡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𠼡」壽作父戊器西周早期集成10558 「𠼡」說文‧口部 「𠼡」
「𠷎」豆閉簋西周中期集成4276
金文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疇
𠷎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㵞(chou2)
    2. 筹(chou2)
    3. 裯(chou2)
    4. 䓓(chou2)
    5. 㿧(chou2)
    6. 雔(chou2)
    7. 綢(chou2)
    8. 踌(chou2)
    9. 帱(chou2)
    10. 绸(chou2)
    11. 絒(chou2)
    12. 籌(chou2)
同部首
    1. 嚺
    2. 㖭
    3. 㖪
    4. 哂
    5. 哬
    6. 哯
    7. 咼
    8. 㖐
    9. 哇
    10. 呟
    11. 叿
    12. 启
同筆畫
    1. 㹉
    2. 酽
    3. 㾮
    4. 㥷
    5. 镄
    6. 緄
    7. 銣
    8. 嶍
    9. 雿
    10. 䔦
    11. 蔵
    12. 墒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