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口

部外 3

總筆畫 6

吁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BB1

左右結構

251115

五筆

倉頡

鄭碼

kfnn

rmms

jbz

部首 口 部外 3總筆劃 6

擴展B 20BB1筆順 251115

𠮱 基本解釋

● 𠮱


  1. 同「吁」。
【漢典】
【丑集上】【口】 吁·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吁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𠮱」字頭,请參考「吁」字。)
【丑集上】【口】 吁·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古文〕𠮲【唐韻】况于切【集韻】【韻會】匈于切,𠀤音訏。【說文】驚也。【玉篇】疑怪之辭也。【廣韻】嘆也。【書·堯典】帝曰:吁嚚訟可乎。【詩·周南】云何吁矣。

又留吁,赤狄別種。【春秋·宣十六年】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吁。

又省作于。【詩·周南】于嗟麟兮。【召南】于嗟乎騶虞。

又【集韻】雲俱切,音迂。義同。

又【集韻】【正韻】𠀤休居切。與噓同。【王充·論衡】猪馬以气吁之。

又【廣韻】【集韻】𠀤王遇切,音芋。義同。 【說文】本作吁。吁,字从口从亐。

【說文】吁本字。

【漢典】
【卷二】【口】

↳吁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𠮱」字頭,请參考「吁」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驚也。从口于聲。況于切

《說文解字注》

(吁)驚也。从口。亏聲。況于切。五部。按此篆當刪。說見亏部。

(吁)驚語也。吕㓝。王曰吁來。按亏有大義。故从亏之字多訓大者。芋下云。大葉實根駭人。?訓驚語。故从亏口。亏者驚意。此篆重以亏會意。故不入口部。如句丩屬字之例。後人又於口部增吁。解云驚也。宜刪。从口亏。亏亦聲。況于切。五部。

【漢典】

𠮱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吁」吳王光鑑春秋晚期集成10298 「吁」郭.語2.16 「吁」說文‧口部 「吁」漢印徵 「𠮱」
「吁」蔡侯墓殘鐘四十七片春秋晚期集成224 「吁」郭.語2.15 「吁」譙敏碑
隸書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吁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媭(xu1)
    2. 胥(xu1)
    3. 圩(xu1)
    4. 吁(xu1)
    5. 湏(xu1)
    6. 虗(xu1)
    7. 旴(xu1)
    8. 㽳(xu1)
    9. 楈(xu1)
    10. 蝑(xu1)
    11. 燸(xu1)
    12. 頊(xu1)
同部首
    1. 啺
    2. 啥
    3. 嘙
    4. 喃
    5. 嚡
    6. 哤
    7. 呞
    8. 㘉
    9. 㖥
    10. 呫
    11. 囐
    12. 啗
同筆畫
    1. 芎
    2. 芑
    3. 犲
    4. 尽
    5. 夶
    6. 㚥
    7. 列
    8. 㞫
    9. 㔔
    10. 页
    11. 玎
    12. 奺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