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厶

部外 1

總筆畫 3

突 𡿮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AD3

嵌套結構

154

五筆

倉頡

鄭碼

gci

ki

azs

部首 厶 部外 1總筆劃 3

擴展B 20AD3筆順 154

𠫓 基本解釋

● 𠫓

tū ㄊㄨ《廣韻》他骨切,入没透。術部。


  1. 忽然出現。後作「突」。泛指一切反常逆理之變的出現。《説文•𠫓部》:「𠫓,不順忽出也。」
【漢典】
【子集下】【厶】 𠫓·康熙筆画:3 ·部外筆画:1

𠫓 《康熙字典》

【子集下】【厶】 𠫓·康熙筆画:3 ·部外筆画:1

【唐韻】【集韻】𠀤他骨切,音突。【說文】不順忽出。从倒子。【精薀】凡孕胎,男背女向。臨產,腹痛,子轉,身首向下,始分免也。

又【廣韻】不孝之子。【集韻】如不孝子突出,不容於內,卽易突字。【易·離卦】突如其來。【集韻】或作𡿮。

【漢典】
【卷十四】【𠫓】

𠫓 《說文解字》

【卷十四】【𠫓】
《說文解字》

不順忽出也。从到子。《易》曰:“突如其來如。”不孝子突出,不容於内也。凡𠫓之屬皆从𠫓。

𡿮,或从到古文子,即《易》突字。他骨切

《說文解字注》

(𠫓)不順忽出也。謂凡物之反其常,凡事之屰其理,突出至前者,皆是也。不專謂人子。从到子。到,今倒字。倒子,會意也。他骨切。十五部。易曰:突如其來如。不孝子突出,不容於內也。此引易而釋之,以明从倒子會意之恉也。離九四曰: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鄭注曰:震爲長子。爻失正,突如震之失正,不如其所如。不孝之罪,五㓝莫大,故有焚如死如棄如之㓝。如淳注王莽傳亦曰:焚如死如棄如,謂不孝子也。皆與許合。許葢出於孟氏矣。子之不順者,謂之突如。造文者因有𠫓字,施諸凡不順者。𠫓卽易突字也。倉頡之𠫓卽易之突字,非謂倉頡時已見爻辭,正謂周易之突卽倉頡之𠫓也。此爻辭之用叚借也。突之本義謂犬從穴中暫出,𠫓之本義謂不順,故曰用叚借。按小徐本有此六字。大徐本𠛹之,由其不知許意也。若近惠氏定宇校李鼎祚周易集解改作𡿮如其來如,則爲紕繆矣。凡𠫓之屬皆从𠫓。

(𡿮)或从到古文子。㜽古文子也。故𡿮爲倒古文子。大徐於此下安卽易突字四字,惠氏之誤本此。

【漢典】

𠫓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𠫓」合27042反 「𠫓」說文‧𠫓部 「𠫓」
「𡿮」說文或體
甲骨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突
𡿮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鵚(tu1)
    2. 凸(tu1)
    3. 秃(tu1)
    4. 葖(tu1)
    5. 涋(tu1)
    6. 湥(tu1)
    7. 禿(tu1)
    8. 㟮(tu1)
    9. 鼵(tu1)
    10. 嶀(tu1)
    11. 突(tu1)
    12. 鋵(tu1)
同部首
    1. 參
    2. 叀
    3. 㕘
    4. 叇
    5. 厽
    6. 县
    7. 亝
    8. 厼
    9. 参
    10. 㕕
    11. 厶
    12. 叅
同筆畫
    1. 之
    2. 巛
    3. 山
    4. 川
    5. 工
    6. 乞
    7. 广
    8. 廾
    9. 㐃
    10. 上
    11. 与
    12. 艹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