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ǐ

ㄐㄧˇ

部首 鹿

部外 2

總筆畫 13

𪊋 𪊨 𪊰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E82

半包圍結構

41352211535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njm|oxxw

iphn

txqd

00217

拼音 jǐ

注音 ㄐㄧˇ

部首 鹿 部外 2總筆劃 13

基本區 9E82筆順 4135221153535

通 標

麂 基本解釋

● 麂

jǐ ㄐㄧˇ


  1. 哺乳動物的一屬,像鹿,腿細而有力,善於跳躍,皮很軟可以製革。通稱「麂子」。

英語 species of deer

德語 Muntjaks

法語 Muntiacus

【漢典】

麂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麂 jǐ

名

麂子 [muntjac],像鹿,比鹿小,毛黃黑色,雄的有很短的角,皮可做鞋面、手套等,肉可以吃。如:麂眼(形狀如麂眼的籬格)

常用詞組


麂皮
【漢典】

麂 國語辭典

麂ㄐㄧˇjǐ
名
  1. 一些亞洲小型鹿的統稱。形似犬而較大。雄麂有獠牙、短角。腿細而有力,善跳躍。毛棕色,皮柔軟,可製革。俗稱為「麂子」。

【漢典】
【亥集下】【鹿】 麂·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2

麂 《康熙字典》

【亥集下】【鹿】 麂·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2

【唐韻】居履切【韻會】苟起切【正韻】居里切,𠀤音几。【說文】大麋也。狗足,似鹿。【本草註】麂,麞屬而小於麞,兩邊有長牙,喜鬬。

又麂目,果名。 本作𪊣。

【漢典】
【】【】

麂 《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或从几。几聲。中山經如此作。
【漢典】

麂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 韩语罗马 KWEY现代韩语 궤越南语 hoẵng

客家话 [海陆腔] gi3 [客英字典] gi3 [客语拼音字汇] gi3 [台湾四县腔] gi3粤语 gei2潮州话 gi2

近代音 見母 齊微韻 上聲 蟣小空;中古音 見母 旨韻 上聲 几小韻 居履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灰部 ;王力系统:見母 脂部 ;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麂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𪊨」 說文‧鹿部「麂」
「麂」 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CHN
TPE
HKG
異體字
𪊋
𪊨
𪊰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㞆(ji3)
    2. 己(ji3)
    3. 虮(ji3)
    4. 㧗(ji3)
    5. 丮(ji3)
    6. 挤(ji3)
    7. 脊(ji3)
    8. 撠(ji3)
    9. 㦸(ji3)
    10. 濟(ji3)
    11. 给(ji3)
    12. 済(ji3)
同部首
    1. 麠
    2. 麅
    3. 䴦
    4. 麍
    5. 麌
    6. 麢
    7. 麎
    8. 麙
    9. 䴧
    10. 麛
    11. 麡
    12. 䴢
同筆畫
    1. 凗
    2. 艀
    3. 蓁
    4. 锛
    5. 傫
    6. 碈
    7. 䐕
    8. 蒵
    9. 辐
    10. 慏
    11. 嗨
    12. 䋟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