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zūn

ㄗㄨㄣ

部首 魚

部外 12

總筆畫 20

繁體 鱒

鱒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CDF

左右結構

3525121143125351112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guf

nmtwi

rufd

28146

拼音 zūn

注音 ㄗㄨㄣ

部首 魚 部外 12總筆劃 20

基本區 9CDF筆順 35251211431253511124

標

鳟 基本解釋

● 鱒

(鱒)

zūn ㄗㄨㄣˉ


  1. 〔~魚〕體側扁,形略似鮭魚,全身有顯著的黑點。常棲海中,夏季上溯於河產卵,秋末又入海。肉可食,爲養殖的名貴魚種。
  2. (鱒)

英語 barbel

德語 Seeforelle (S)

【漢典】

鳟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鱒

鱒 zūn

名

(1) 鱒魚 [brown trout]

鱒,赤目魚也。從魚,尊聲。——《說文》

鮅鱒。——《爾雅》。

(2) 亦稱赤眼鱒,紅眼魚。原產於歐洲溪流中的常見魚 (Salmo trutta ),現已見於全世界很多地方,絕大部分是留居在清冷的淡水區;由於顏色鮮麗,肉味芳美

【漢典】
【亥集中】【魚】 鱒·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2

↳鱒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鳟」字頭,请參考「鱒」字。)
【亥集中】【魚】 鱒·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2

【廣韻】才本切【集韻】【韻會】粗本切,𠀤蹲上聲。【說文】赤目魚也。【爾雅·釋魚】鮅鱒。【註】似鯶子赤眼。【疏】鮅,一名鱒。【陸璣·草木蟲魚疏】鱒似鯶魚,而鱗細於鯶,赤眼。【詩·豳風】九罭之魚,鱒魴。【傳】大魚也。

又【五音集韻】士晚切,音撰。

又柱兗切,音篆。義𠀤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徂悶切,音鐏。魚名。

又魚入泥。

又【五音集韻】士戀切,音饌。義同。

【漢典】
【卷十一】【魚】

↳鱒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鳟」字頭,请參考「鱒」字:)
【卷十一】【魚】
《說文解字》

赤目魚。从魚尊聲。慈損切

《說文解字注》

(鱒)赤目魚也。見豳風。釋魚曰。鮅鱒。毛傳曰。鱒、大魚也。陸璣、郭樸皆云。鱒似鯶。赤眼。从魚。尊聲。慈損切。十三部。

【漢典】

鳟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uən˥

粤语 cyun5 zyun1

赣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鳟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鱒」。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鱒」 說文‧魚部「鱒」 「鳟」「鳟」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鱒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罇(zun1)
    2. 鱒(zun1)
    3. 墫(zun1)
    4. 嶟(zun1)
    5. 繜(zun1)
    6. 尊(zun1)
    7. 遵(zun1)
    8. 鷷(zun1)
    9. 樽(zun1)
    10. 鶎(zun1)
    11. 鐏(zun1)
同部首
    1. 鿕
    2. 鲶
    3. 鳡
    4. 鲽
    5. 鳕
    6. 鲟
    7. 鲪
    8. 鳤
    9. 鲡
    10. 鳔
    11. 鲒
    12. 鱽
同筆畫
    1. 爔
    2. 㹚
    3. 䁻
    4. 蘘
    5. 鰊
    6. 䥔
    7. 㪭
    8. 䨅
    9. 䨰
    10. 飁
    11. 齝
    12. 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