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zhì

ㄓˋ

部首 角

部外 4

總筆畫 11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9D7

左右結構

353511235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eqa

nbhvp

rlrh

22240

拼音 zhì

注音 ㄓˋ

部首 角 部外 4總筆劃 11

基本區 89D7筆順 35351123515

觗 基本解釋

● 觗

zhì ㄓˋ


  1. 符合:「內雖有應,外~亢貞。」
  2. 同「觶」。
【漢典】
【酉集上】【角】 觗·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4

觗 《康熙字典》

【酉集上】【角】 觗·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4

【說文】禮經觶字。與觶同。飮器。

又合也。【揚子·太𤣥經】內雖有應,外觗亢貞。【註】觗,合也,亢舉也。【音釋】觗,之豉切。

【漢典】
【】【】

觗 《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禮經觶。此謂古文禮也。鄭駁異義云。今禮角旁單。古書或作角旁氏。然則古文禮作觗。或之云者、改竄之後不畫一也。燕禮。媵觚于公。鄭云。酬之禮皆用觶。言觚者、字之誤也。古者觶字或作角旁氏。由此誤耳。按上文主人北面盥坐取觚洗。注。古文觚皆爲觶。此亦謂古文作觗而誤。
【漢典】

觗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ʅ˥˧ 日语读音 SAKAZUKI

韵书
【漢典】

觗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觶」 說文‧角部「觗」
「𧣨」 說文或體
「觗」 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CHN
TPE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寘(zhi4)
    2. 隲(zhi4)
    3. 栉(zhi4)
    4. 挃(zhi4)
    5. 憄(zhi4)
    6. 志(zhi4)
    7. 㣥(zhi4)
    8. 潌(zhi4)
    9. 帙(zhi4)
    10. 徏(zhi4)
    11. 摨(zhi4)
    12. 锧(zhi4)
同部首
    1. 觔
    2. 䚟
    3. 觠
    4. 䚚
    5. 䚬
    6. 䚨
    7. 觪
    8. 觘
    9. 觱
    10. 觢
    11. 觸
    12. 觕
同筆畫
    1. 䉿
    2. 绽
    3. 𠗪
    4. 铯
    5. 窑
    6. 䞚
    7. 掸
    8. 崘
    9. 铭
    10. 𠗥
    11. 综
    12. 婚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