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ué

ㄐㄩㄝˊ

部首 艸

部外 12

總筆畫 18

𧂱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568

上下結構

12213431523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duw

tmto

egzr

44282

拼音 jué

注音 ㄐㄩㄝˊ

部首 艸 部外 12總筆劃 15

基本區 8568筆順 122134315233534

通 標

蕨 基本解釋

● 蕨

jué ㄐㄩㄝˊ


  1. 〔~類植物〕植物的一大類,草本,很少木本,有根、莖和葉,用孢子繁殖,生長在森林和山野的陰溼地帶,如「蕨」、「石松」等。
  2.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長。嫩葉可食,根莖可制澱粉,其纖維可制繩纜,耐水。全株入藥。

英語 pteris aquilina, common bracken

德語 Adlerfarn

法語 fougère

【漢典】

蕨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蕨 jué

名

(1) 蕨菜 [brake]

蕨,鱉也。從艸,厥聲。——《說文》

(2) 按,初生如蒜苗,無葉,端似鱉腳,故名,亦似小兒拳,故曰拳菜,紫黑色。」

蕨,山菜也。周秦曰蕨, 齊魯曰鱉。——《齊民要術·蕨》

(3) 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蔓生土中,被棕色細毛。葉大、多回羽狀複葉,孢子囊羣生葉背邊緣,廣佈於全球,我國各地荒山都有生長。幼葉可食,根狀莖含澱粉,可供食用或釀造;也供藥用。其纖維可制繩纜能耐水溼。如:密毛蕨;歐洲蕨;蕨手(指蕨芽);蕨拳(指蕨芽);蕨萁(蕨苗);蕨薇(蕨與薇。均爲山菜,每聯用之以指代野蔬)

常用詞組


蕨菜
【漢典】

蕨 國語辭典

蕨ㄐㄩㄝˊjué
名
  1. 植物名。碗蕨科蕨屬,多年生草本。地下莖橫生,於春季發嫩芽,形如拳狀,全株披白線毛茸。葉剛硬似三角形,為三回羽狀複葉。子囊群生於葉背,靠孢子繁殖。嫩葉可食,根莖有解熱、利尿等功用。

【漢典】
【申集上】【艸】 蕨·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蕨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蕨·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唐韻】【韻會】【正韻】𠀤居月切,音厥。【玉篇】菜也。【爾雅·釋草】蕨,虌。【郭註】初生無葉可食。【詩·召南】言采其蕨。【疏】周秦曰:蕨,齊魯曰鼈,俗云其初生似鼈脚,故名。【埤雅】蕨初生,狀如雀足之拳,又如人足之蹶,故名焉。

又【爾雅·釋草】菱,蕨攗。【疏】蔆一名蕨攗,今水中芰,俗云菱角是也。

【漢典】
【卷一】【艸】

蕨 《說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鼈也。从艸厥聲。居月切

《說文解字注》

(蕨)鼈也。釋艸、毛傳同。陸機云。周秦曰蕨。齊魯曰鼈。鼈俗從艸。从艸。厥聲。居月切。十五部。籒文作?。

【漢典】

蕨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yɛ˧˥ 唐代读音 kiuæt日语读音 WARABI韩语罗马 KWEL现代韩语 궐

客家话 [海陆腔] giet7 kiet7 [客英字典] get7 ket7 [台湾四县腔] giet7 kiet7 [宝安腔] get7 ket7 [客语拼音字汇] giad5 [梅县腔] giet7粤语 kyut3潮州话 kiag4 (khiak)「潮州」kiêg4 (khiek 旧时:khiet)

近代音 見母 車遮韻 入聲作上聲 玦小空;中古音 見母 月韻 入聲 厥小韻 居月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曷部 ;王力系统:見母 月部 ;

吴语 赣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蕨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蕨」 說文‧艸部「蕨」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𧂱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貜(jue2)
    2. 䦼(jue2)
    3. 袦(jue2)
    4. 瑴(jue2)
    5. 璚(jue2)
    6. 䝌(jue2)
    7. 抉(jue2)
    8. 㤜(jue2)
    9. 鈌(jue2)
    10. 㭾(jue2)
    11. 亅(jue2)
    12. 鴃(jue2)
同部首
    1. 蒩
    2. 薿
    3. 䓐
    4. 芴
    5. 蓚
    6. 芩
    7. 芝
    8. 萐
    9. 蓢
    10. 鿀
    11. 节
    12. 菬
同筆畫
    1. 䢬
    2. 䐱
    3. 潿
    4. 䗍
    5. 髴
    6. 𠏎
    7. 覢
    8. 㵭
    9. 䁞
    10. 潤
    11. 䝝
    12. 論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