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sūn

ㄙㄨㄣ

部首 艸

部外 6

總筆畫 12

繁體 蓀

蓀 䕖 𦳪 𦺈 𦽙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36A

上下結構

12252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biu

tndf

eyko

44490

拼音 sūn

注音 ㄙㄨㄣ

部首 艸 部外 6總筆劃 9

基本區 836A筆順 122521234

標

荪 基本解釋

● 蓀

(蓀)

sūn ㄙㄨㄣˉ


  1. 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亦稱「荃」)。

英語 aromatic grass; iris, flower

法語 herbe parfumée

【漢典】

荪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蓀

蓀 sūn

名

(1) (形聲。從艸,孫聲。本義:香草。一種芳香植物。亦名「荃」) 同本義 [an aromatic plant mentioned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薜荔拍兮蕙綢,蒸撓兮蘭桂。——《楚辭·九歌·湘君》

(2) 又如:蓀壁(以蓀草裝飾牆壁);蓀橈(用蓀草做的船槳);蓀美(如香草之類。喻美德)

【漢典】
【申集上】【艸】 蓀·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蓀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荪」字頭,请參考「蓀」字。)
【申集上】【艸】 蓀·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唐韻】思渾切【正韻】蘇昆切,𠀤音孫。【玉篇】香草也。【楚辭·九歌】蓀橈兮蘭旌。【司馬相如·上林賦】葴蔣若蓀。【韻會】陶隱居云:溪蓀,極似石菖蒲,而葉無脊。 【集韻】或作䕖,或作荃。【類篇】又作𦺈、𧂍。

【漢典】
【卷一】【艸】

蓀 《說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香艸也。从艸孫聲。思渾切

【漢典】

荪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suən˥

粤语 syun1

吴语 赣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荪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蓀」。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蓀」 說文‧艸部「蓀」 「荪」「荪」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CHN
TPE
HKG
異體字
蓀
䕖
𦳪
𦺈
𦽙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猻(sun1)
    2. 孫(sun1)
    3. 蓀(sun1)
    4. 薞(sun1)
    5. 搎(sun1)
    6. 飱(sun1)
    7. 喰(sun1)
    8. 狲(sun1)
    9. 蕵(sun1)
    10. 孙(sun1)
    11. 槂(sun1)
    12. 飧(sun1)
同部首
    1. 蔆
    2. 薅
    3. 苽
    4. 蘁
    5. 苴
    6. 菝
    7. 芮
    8. 蒺
    9. 芌
    10. 萬
    11. 芜
    12. 茎
同筆畫
    1. 㤙
    2. 便
    3. 䑡
    4. 㛆
    5. 诳
    6. 㪃
    7. 故
    8. 恌
    9. 㧂
    10. 恄
    11. 㖍
    12. 㱞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