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guó

ㄍㄨㄛˊ

部首 耳

部外 8

總筆畫 14

䤋 𢦛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05D

左右結構

1221111251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bakg

sjirm

ceja

13450

拼音 guó

注音 ㄍㄨㄛˊ

部首 耳 部外 8總筆劃 14

基本區 805D筆順 12211112511534

聝 基本解釋

● 聝

guó ㄍㄨㄛˊ


  1. 同「馘」。

英語 to cut the left ears of the slain

法語 couper les oreilles gauche des morts massacrés

【漢典】

聝 國語辭典

聝ㄍㄨㄛˊguó
  1. 同「馘 」。

【漢典】
【未集中】【耳】 聝·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聝 《康熙字典》

【未集中】【耳】 聝·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𠀤古獲切,音幗。軍戰斷耳也。【左傳·成三年】以爲俘聝。通作馘。【字林】截耳則作耳傍,獻首則作首傍。

【漢典】
【卷十二】【耳】

聝 《說文解字》

【卷十二】【耳】
《說文解字》

軍戰斷耳也。《春秋傳》曰:“以爲俘聝。”从耳或聲。馘,聝或从首。古獲切

《說文解字注》

(聝)軍戰𣃔耳也。大雅。攸馘安安。傳曰。馘、獲也。不服者殺而獻其左耳曰馘。魯頌。在泮獻馘。箋云。馘所格者之左耳。春秋傳曰。㠯爲俘聝。左傳成三年文。从耳。或聲。古獲切。古音在一部。


(馘)聝或从𩠐。今經傳中多从首。

【漢典】

聝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uo˧˥

客家话 [海陆腔] kwet7 [客英字典] kwet7 [台湾四县腔] kwet7粤语 gwik1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麥韻 入聲 蟈小韻 古獲切 二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德部 ;王力系统:見母 職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聝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馘」 鐵191.1合10869「聝」 戈耳觚商代晚期集成6715「聝」 說文‧耳部「聝」
「馘」 粹260合412「聝」 小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9「馘」 說文或體
「聝」 戈冬簋西周中期集成4322
甲骨文 金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䤋
𢦛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囶(guo2)
    2. 囻(guo2)
    3. 掴(guo2)
    4. 囯(guo2)
    5. 敋(guo2)
    6. 腘(guo2)
    7. 䤋(guo2)
    8. 囗(guo2)
    9. 䬎(guo2)
    10. 国(guo2)
    11. 幗(guo2)
    12. 漍(guo2)
同部首
    1. 聹
    2. 聞
    3. 聽
    4. 聆
    5. 聯
    6. 聅
    7. 聃
    8. 耶
    9. 聟
    10. 耷
    11. 聣
    12. 聨
同筆畫
    1. 蔸
    2. 槰
    3. 𠕨
    4. 嵾
    5. 銣
    6. 㮦
    7. 颮
    8. 䑹
    9. 觫
    10. 䞓
    11. 聣
    12. 褡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