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hī

ㄓ

部首 示

部外 6

總筆畫 11

祗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96C

左右結構

4524154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pygf

ifmig

wshb

31214

拼音 zhī

注音 ㄓ

部首 示 部外 6總筆劃 10

基本區 796C筆順 4524154121

祬 基本解釋

● 祬

zhī ㄓˉ


  1. 同「祗」。
【漢典】
【午集下】【示】 祬·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6

祬 《康熙字典》

【午集下】【示】 祬·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6

【集韻】祗古作祬。註詳五畫。

【漢典】
【卷一】【示】

↳祗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祬」字頭,请參考「祗」字:)
【卷一】【示】
《說文解字》

敬也。从示氐聲。旨移切

《說文解字注》

(祗)敬也。見釋詁。从示。氐聲。旨夷切。古音凡氐聲字在第十五部。凡氏聲字在第十六部。此廣韵祇入五支、祗入六脂所由分也。鉉所據唐韵。祗、旨移切。是孫愐祗入五支。遠遜於宋廣韵所改定矣。經典釋文於商頌上帝是祗諸時反。則又𨷻入七之。於孔子閒居諸夷反。則固不誤。此等學者所當審定畫一也。

【漢典】

祬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ʅ˥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祬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祗」。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祗」 史墻盤西周中期集成10175「祗」 郭.老乙.12「祗」 說文‧示部「祬」
「祗」 六年召伯虎簋西周晚期集成4293
「祗」 蔡侯紐鐘春秋晚期集成211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祗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肢(zhi1)
    2. 衼(zhi1)
    3. 疷(zhi1)
    4. 只(zhi1)
    5. 胑(zhi1)
    6. 綕(zhi1)
    7. 梔(zhi1)
    8. 汥(zhi1)
    9. 呮(zhi1)
    10. 蘵(zhi1)
    11. 稙(zhi1)
    12. 胝(zhi1)
同部首
    1. 祄
    2. 禄
    3. 䄖
    4. 禶
    5. 䄚
    6. 禇
    7. 䄠
    8. 䄉
    9. 䄄
    10. 祠
    11. 禗
    12. 禌
同筆畫
    1. 栯
    2. 㹸
    3. 㳨
    4. 窍
    5. 荹
    6. 釗
    7. 绣
    8. 姬
    9. 倓
    10. 挚
    11. 晉
    12. 䊺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