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yǔ

ㄩˇ

部首 玉

部外 9

總筆畫 13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440

左右結構

112132512521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gtky

mghlb

cmil

12127

拼音 yǔ

注音 ㄩˇ

部首 玉 部外 9總筆劃 13

基本區 7440筆順 1121325125214

標

瑀 基本解釋

● 瑀

yǔ ㄩˇ


  1. 像玉的石頭,白色。

英語

stone resembling jade; agate

德語 Jade (S)

法語 (calcédoine)​

【漢典】

瑀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瑀 yǔ

名

像玉的石頭 [jade-like stone]

雜佩以贈之。——《詩·鄭風》。毛傳:「雜佩者,珩、璜、琚、瑀、衝牙之類。」

【漢典】

瑀 國語辭典

瑀ㄩˇyǔ
名
  1. 質地似玉的美石。《說文解字·玉部》:「瑀,石之次玉者。」

  2. 玉佩。《續漢書志·第三十·輿服志下》:「至孝明皇帝,乃為大佩,衝牙雙瑀璜,皆以白玉。」

【漢典】
【午集上】【玉】 瑀·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9

瑀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 瑀·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9

【唐韻】【集韻】【韻會】𠀤王矩切,音羽。【說文】石之似玉者。【徐曰】按詩傳:佩玉,琚瑀,以納其閒。【後漢·輿服志】乃爲大佩衝牙雙瑀璜,皆以白玉。【註】詩云:雜佩以贈之。毛萇曰:珩璜琚瑀,衝牙之類。月令章句曰:佩上有雙衡,下有雙璜,琚瑀以雜之,衝牙𧓍珠,以納其閒。纂要曰:琚瑀,所以納閒,在玉之閒,今白珠也。

【漢典】
【卷一】【玉】

瑀 《說文解字》

【卷一】【玉】
《說文解字》

石之似玉者。从玉禹聲。王矩切

《說文解字注》

(瑀)石之次玉者。次各本譌似。依詩音義、正義引訂。鄭風傳曰。雜佩者、珩璜琚瑀衝牙之類。又曰。佩有琚瑀。所以納閒。納閒者、納於上珩下璜衝牙之中也。韓詩傳。蠙珠以納其閒。保傅篇曰。玭珠以納其閒。琚瑀以雜之。玭卽蠙。毛不言蠙珠。韓不言琚瑀。保傅篇兼言之。葢蠙珠居中。琚瑀皆美石、又貫於蠙珠之上下。故曰雜佩。雜、集也。集衆美也。盧辨曰。玭珠之赤者曰琚、白者曰瑀。誤矣。从王。禹聲。王矩切。五部。

【漢典】

瑀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y˨˩˦ 韩语罗马 WU现代韩语 우

客家话 [海陆腔] ri3 [客英字典] ji3 [台湾四县腔] ji3粤语 jyu5

近代音 中古音 喻云母 麌韻 上聲 羽小韻 王矩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模部 ;王力系统:匣母 魚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瑀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瑀」 說文‧玉部「瑀」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CHN
TPE
HKG
KOR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㑨(yu3)
    2. 㺄(yu3)
    3. 懙(yu3)
    4. 偊(yu3)
    5. 祤(yu3)
    6. 鄅(yu3)
    7. 宇(yu3)
    8. 㪌(yu3)
    9. 頨(yu3)
    10. 斞(yu3)
    11. 傴(yu3)
    12. 𠕒(yu3)
同部首
    1. 璁
    2. 琪
    3. 㻎
    4. 瓀
    5. 琢
    6. 瑓
    7. 瑔
    8. 㻆
    9. 㺷
    10. 琋
    11. 璄
    12. 㻵
同筆畫
    1. 搨
    2. 碑
    3. 瘃
    4. 鈿
    5. 獓
    6. 筷
    7. 㜑
    8. 缙
    9. 㟶
    10. 滨
    11. 裚
    12. 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