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iǔ

ㄌㄧㄡˇ

部首 玉

部外 5

總筆畫 9

琉 𤥗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3CB

左右結構

1121353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gqtb

mghhl

crmy

17120

拼音 liǔ

注音 ㄌㄧㄡˇ

部首 玉 部外 5總筆劃 9

基本區 73CB筆順 112135352

珋 基本解釋

● 珋

liǔ ㄌㄧㄡˇ


  1. 〔璧珋〕有光澤的美石。《廣韻•有韻》:「珋,石之有光,璧珋也。」《文選•郭璞〈江賦〉》:「珕珋璿瑰,水碧潛琘。」
【漢典】
【午集上】【玉】 珋·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珋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 珋·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集韻】力九切,音柳。石也。【正字通】俗𤥗字。

【漢典】
【卷一】【玉】

↳𤥗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珋」字頭,请參考「𤥗」字:)
【卷一】【玉】
《說文解字》

石之有光,璧𤥗也。出西胡中。从玉戼聲。力求切

《說文解字注》

(𤥗)石之有光者。璧𤥗也。者字依李善江賦注補。此當作璧𤥗,石之有光者也,恐亦後人倒之。璧𤥗,卽璧流離也。地理志曰:人海市明珠、璧流離。西域傳曰:罽賓國出璧流離。璧流離三字爲名,胡語也,猶珣玗琪之爲夷語。漢武梁祠當畫有璧流離,曰王者不隱過則至。吳國山碑紀符瑞亦有璧流離,梵書言吠璢璃,吠與璧音相近。西域傳注:孟康曰:璧流離靑色如玉。今本漢書注無璧字,讀者誤認正文璧與流離爲二物矣。今人省言之曰流離,改其字爲璢璃。古人省言之曰璧𤥗,𤥗與流璢音同。楊雄羽獵賦:椎夜光之流離。是古亦省作流離也。出西胡中。西胡,西域也。班固曰:西域三十六國皆在匈奴之西。故説文謂之西胡,凡三見。魏略云:大秦國出赤白黑黄靑緑縹紺紅紫十種流離。師古曰:此葢自然之物,采澤光潤,踰於衆玉,其色不恆。今俗所用,皆销洽石汁,加以衆藥,灌而爲之,尤虛脃不貞實。从王丣聲。廣韻引説文音畱。三部。玉裁按:古音卯丣二聲同在三部爲曡韵,而畱𤥗𦯄𦕼駵𪕚劉等字皆與丣又曡韻中雙聲,昴貿茆等字與卯㬪韻中雙聲。部分以曡韻爲重,字音以雙聲爲重。許君丣丣畫分,而从丣之字,俗多改爲从卯,自漢已然。卯金刀爲劉之説,緯書荒繆,正屈中、止句、馬頭人、人持十之類,許所不信也。凡俗字丣變卯者,今皆更定,學者勿持漢人繆字以疑之。

【漢典】

珋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ou˨˩˦ 日语读音 ISHI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珋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珋」 說文‧玉部「珋」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CHN
TPE
HKG
異體字
琉
𤥗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藰(liu3)
    2. 熮(liu3)
    3. 柳(liu3)
    4. 橮(liu3)
    5. 罶(liu3)
    6. 桞(liu3)
    7. 羀(liu3)
    8. 嬼(liu3)
    9. 䉹(liu3)
    10. 䱖(liu3)
    11. 綹(liu3)
    12. 锍(liu3)
同部首
    1. 璃
    2. 㻶
    3. 珈
    4. 玢
    5. 珿
    6. 瑫
    7. 琬
    8. 琙
    9. 璍
    10. 㻉
    11. 㻠
    12. 㺬
同筆畫
    1. 柁
    2. 垘
    3. 㺾
    4. 荡
    5. 㭔
    6. 卸
    7. 迷
    8. 闺
    9. 怤
    10. 挷
    11. 姶
    12. 㝕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