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hè

ㄏㄜˋ

部首 火

部外 7

總筆畫 11

赫 𤊴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103

左右結構

43341213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ofoy

fglc

uono

94831

拼音 hè

注音 ㄏㄜˋ

部首 火 部外 7總筆劃 11

基本區 7103筆順 43341213234

焃 基本解釋

● 焃

hè ㄏㄜˋ


  1. 火紅的樣子。
  2. 明。
【漢典】
【巳集中】【火】 焃·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焃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 焃·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廣韻】呼麥切【集韻】郝格切,𠀤音嚇。【廣韻】赤也。【集韻】本作赫。亦作爀。𧹘,火赤貌。一曰明也。

又【集韻】【類韻】𠀤霍虢切,音謋。【集韻】本作𤊴。火光。

又赤也。

又【集韻】馨激切,音鬩。赤也,赫也。【揚子·方言】焃𦮰,貌也。◎按焃有三音。字彙汎云:同赫。《正字通》又云:俗赫字。俱非。類篇收入赤部。

【漢典】
【卷十】【赤】

↳赫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焃」字頭,请參考「赫」字:)
【卷十】【赤】
《說文解字》

火赤皃。从二赤。呼格切文八(文九) 重五

《說文解字注》

(赫)大赤皃。大各本作火。今正。此謂赤。非謂火也。赤之盛、故从二赤。邶風。赫如渥赭。傳曰。赫、赤皃。此赫之本義也。若生民傳曰赫、顯也。出車傳赫赫、盛皃。常武傳㒳云赫赫然、盛也。節南山傳赫赫、顯盛也。淇奥傳赫、有明德赫赫然。以及雲漢傳赫赫。旱氣也。桑柔傳赫、炙也。皆引申之義也。又按皕部曰奭、盛也。是詩中凡訓盛者、皆叚奭爲赫。而采芑、瞻彼洛矣二傳曰奭、赤皃。卽𥳑兮傳之赫、赤皃。正謂奭卽赫之叚借也。爾雅釋訓奭奭、本作赫赫。二字古音同矣。或作赩。如白虎通引韎韐有赩、李注文𨕖亦引毛傳赩、赤皃。从二赤。呼格切。古音在五部。音郝。奭古音亦如郝。

【漢典】

焃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ɤ˥˧ 日语读音 AKAI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焃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赫」。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赫」 說文‧赤部「焃」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赫
𤊴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㕡(he4)
    2. 靍(he4)
    3. 嗃(he4)
    4. 贺(he4)
    5. 㦦(he4)
    6. 翯(he4)
    7. 咊(he4)
    8. 和(he4)
    9. 䵱(he4)
    10. 䴳(he4)
    11. 抲(he4)
    12. 䓼(he4)
同部首
    1. 煯
    2. 焋
    3. 㷕
    4. 烜
    5. 焐
    6. 熄
    7. 煓
    8. 㷓
    9. 灴
    10. 㷗
    11. 㶨
    12. 㷿
同筆畫
    1. 㟝
    2. 硛
    3. 㥀
    4. 婤
    5. 䨾
    6. 梈
    7. 紨
    8. 婼
    9. 㟞
    10. 紼
    11. 㤻
    12. 裈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