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rù

ㄖㄨˋ

部首 水

部外 10

總筆畫 13

濡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EBD

左右結構

441131153412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dff

emvi

vgds

31143

拼音 rù

注音 ㄖㄨˋ

部首 水 部外 10總筆劃 13

基本區 6EBD筆順 4411311534124

標

溽 基本解釋

● 溽

rù ㄖㄨˋ


  1. 溼潤;悶熱:~暑。~熱。
  2. 味深厚:「其飲食不~」。

英語 moist, humid, muggy

德語 abschwächen, dämpfen

法語 moite,lourd,humide

【漢典】

溽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溽 rù

形

(1) (形聲。從水,辱聲。本義:溼熱)

(2) 同本義 [damp;humid]

溽,溼暑也。——《說文》

土潤溽暑。——《禮記·月令》。注;「潤溽謂塗溼也。」

(3) 又如:溽夏(溼熱的夏天);溽景(溽暑的烈日);溽蒸(溽熱,溼熱);溽潤(溼潤);溽露(繁多的露水)

(4) 味濃厚,尤指美味 [delicious]

其居處不淫,其飲食不溽。——《禮記·儒行》

詞性變化


◎ 溽 Rù

名

古水名,溽水。在今江蘇省溧陽縣 [Ru River]

己酉,天子飲於溽水之上。——《穆天子傳》

常用詞組


溽熱溽暑
【漢典】

溽 國語辭典

溽ㄖㄨˋrù
形
  1. 潮溼。《文選·郭璞·江賦》:「林無不溽,岸無不津。」

  2. 濃厚。《禮記·儒行》:「其居處不淫,其飲食不溽。」唐·孔穎達·正義:「飲食不溽者,溽之言欲也,即濃厚也。」

【漢典】
【巳集上】【水】 溽·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溽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溽·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唐韻】而蜀切【集韻】【韻會】儒欲切,𠀤音辱。【說文】濕暑也。【禮·月令】土潤溽暑。

又【博雅】濕也。【郭璞·江賦】林無不溽。

又濃厚也。【禮·儒行】其飮食不溽。【註】恣滋味爲溽,溽之言欲也。【疏】言飮食尚質,不濃厚也。

又水名。【穆天子傳】已酉,天子飮于溽水之上。

又【楊氏古音】人余切。【古歸藏易】需卦作溽字,同濡。

【漢典】
【卷十一】【水】

溽 《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溼暑也。从水辱聲。而蜀切

《說文解字注》

(溽)溽暑、溼暑也。溽暑二字依李善注悼亡詩補。月令。季夏、土潤溽暑。鄭曰。潤溽、謂塗溼也。潤溽雙聲字。記言土塗溼而暑上烝也。塗讀如雨雪載塗之塗。許以溼暑釋記溽暑。後人妄刪。非是。大雅雲漢傳曰。蕰蕰而暑。隆隆而雷。蟲蟲而𤍽。此暑𤍽之別。暑言下溼。𤍽言上燥也。謂之溽者、濃也。厚也。儒行注曰。恣滋味爲溽。月令溽本或作辱。从水。辱聲。而蜀切。三部。

【漢典】

溽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ʐu˥˧ 日语读音 MUSHIATSUI韩语罗马 YOK现代韩语 욕

客家话 [海陆腔] ruk8 [梅县腔] juk8 [台湾四县腔] juk8 [客语拼音字汇] yug6 yug6 [宝安腔] juk8 [客英字典] juk8粤语 juk6潮州话 而翁8(辱)

近代音 中古音 日母 燭韻 入聲 辱小韻 而蜀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泥母 屋部 ;王力系统:日母 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溽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溽」 說文‧水部「溽」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濡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㐈(ru4)
    2. 㦺(ru4)
    3. 鳰(ru4)
    4. 杁(ru4)
    5. 扖(ru4)
    6. 入(ru4)
    7. 嗕(ru4)
    8. 蓐(ru4)
    9. 㾒(ru4)
    10. 縟(ru4)
    11. 缛(ru4)
    12. 㱶(ru4)
同部首
    1. 瀱
    2. 汅
    3. 瀣
    4. 澐
    5. 浔
    6. 渜
    7. 㴎
    8. 湟
    9. 泣
    10. 㳁
    11. 灞
    12. 涍
同筆畫
    1. 犏
    2. 靳
    3. 蜎
    4. 𠅺
    5. 毺
    6. 瑎
    7. 腰
    8. 鉊
    9. 䚀
    10. 聗
    11. 揱
    12. 瓡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