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shū

ㄕㄨ

部首 木

部外 11

總筆畫 15

簡體 枢

枢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A1E

左右結構

1234125125125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akk

dsrr

fhjj

41916

拼音 shū

注音 ㄕㄨ

部首 木 部外 11總筆劃 15

基本區 6A1E筆順 123412512512515

通

樞 基本解釋

● 樞

shū ㄕㄨ《廣韻》昌朱切,平虞昌。侯部。


  1. 戶樞。上門的轉軸。《莊子•讓王》:「蓬户不完,桑以為樞。」
  2. 指毀樞開門。《莊子•盗跖》:「(跖)穴室樞戶,驅人牛馬,取人婦女。」
  3. 指國家發號施令的機構或朝廷重臣。唐太宗《賜劉洎自盡詔》:「巨猾當樞,懷惡必大。」
  4. 指主制動的機關。《吴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横弓着臂施機設樞。」
  5. 中心;樞紐;關鍵。《莊子•齊物論》:「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
  6. 中醫經絡穴位名,即髀樞。《素間•繆刺論》:「邪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留於樞中痛。」
  7. 本原;原始。《淮南子•原道》:「經營四隅,還反於樞。」
  8. 國家政權或天子之位。唐陳子昂《勸封禪表》:「伏惟陛下應天受命,握紀登樞:包括乾坤之靈。」
  9. 星名。北斗第一星,也稱「天樞」。《後漢書•崔駆傳》:「重侯累將,建天樞,執斗柄。」
  10. 姓。《萬姓統譜•虞韻》:「樞,見《姓苑》。」

● 樞

ōu ㄡ《集韻》烏侯切,平侯影。侯部。


  1. 木名,即刺榆。《詩•唐風•山有樞》:「山有樞,隰有榆。」

英語 door hinge; pivot; center of power

德語 Achse (S)​,Kernpunkt (S)​,Drehpunkt (S)​,Hauptsache (S)​,Mittelpunkt (S)​,Türangel (S)​,Zapfen (S)​,grundlegend (Adj)​,unentbehrlich (Adj)​,wesentlich (Adj)​,wichtigste (Adj)

法語 pivot en bois d'une porte,axe,centre,fondamental

【漢典】

樞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樞

樞 shū

名

(1) (形聲。從木,區聲。本義:戶樞。舊式門的轉軸或承軸臼)

(2) 同本義 [door hinge]

樞,戶樞也。——《說文》

樞謂之椳。又樞達北方謂之落時。——《爾雅》

樞機之發。——《易·繫辭》。注:「制動之主。」釋文:「門臼也。」

視門樞下當有白髮。——《漢書·五行志》

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漢· 賈誼《過秦論》

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呂氏春秋·盡數》

又如:樞戶(解脫門樞)

(3) 木名,即刺榆 [ Hemiplelea davidii ]

山有樞,隰有榆。——《詩·唐風·山有樞》

(4) 泛指轉軸 [pivot]

半弦弧不滿圜半徑者,以矢爲樞,以半弦弧規之,成渾圜之小規。——清· 阮元《疇人傳》

(5) 又指主制動的機關

其樞在水。——《管子·水地》。注:「主運轉者也。」

琴氏乃橫弓着臂,施機設樞。—— 漢· 趙曄《吳越春秋》

又如:樞幹

(6) 中心;樞紐;關鍵 [centre]

今夫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戰國策·秦策》

謂之道樞。——《莊子·齊物論》。釋文:「要也。」

又如:樞柄(主要的權柄);樞奧(中樞堂奧的所在);樞祕(關鍵;綱要);樞括(關鍵,中心);樞管(樞轄。關鍵);樞中(樞要中心)

(7) 舊指國家政權或天子之位 [central authority]

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又如:樞垣(朝廷中重要的、接近皇帝的官署);樞近(在天子近側或中央機要的職位);樞臣(指朝廷中樞的大臣);樞府(國政機要之所。宋多指樞密院。宋朝樞密院與中書省分掌文武,號爲二府);樞使(樞密使的簡稱);樞相(樞密使);樞務(國家的重要政務。多指宰臣所掌的政事);樞幄(樞密院);樞衡(指中央行政機關。也指行政中樞的主要職權);樞廷(政權中樞);樞祕(指中央機要部門,猶樞要);樞轄(指中央政權的機要部門);樞輔(舊時指中央掌軍權的大臣)

(8) 星名 [star's name]

(9) 指北斗七星第一星。又稱天樞星。

如:樞鬥(即天樞。北斗七星第一顆);樞光(天樞星的光芒)

(10) 指北極五星的紐星。

如:樞極(鬥樞與北極星)

常用詞組


樞機樞紐樞要
【漢典】

樞 國語辭典

樞ㄕㄨshū
名
  1. 門戶的轉軸。如:「戶樞」。《莊子·讓王》:「蓬戶不完,桑以為樞而甕牖。」漢·王符《潛夫論·忠貴》:「懼門之不堅而為作鐵樞。」

  2. 中心部分、重要關鍵。如:「中樞」、「樞紐」。《莊子·齊物論》:「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

  3. 星名。為北斗的第一顆星。《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夏至日行近道,乃參于上,當樞之下,無晝夜。」

【漢典】
【辰集中】【木】 樞·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樞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樞·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唐韻】昌朱切【集韻】【韻會】春朱切,𠀤音姝。本也。【說文】戸樞也。【爾雅·釋宮】樞謂之椳。

又制動之主曰樞機。【易·繫辭】言行君子之樞機。

又北斗第一星,謂之天樞。【春秋·運斗樞】天樞德見則鳳凰翔。

又五帝之精黃,則含樞紐。【禮·大傳註】禘祭之一。

又要也。【荀子·富國篇】人君者,管分之樞要也。

又本也,中也。【淮南子·原道訓】經營四隅,還返于樞。

又樞密,掌軍政之官也。【宋·司馬光集】文彥博除樞密,詔曰:仍冠中書。

又金樞,月也。【木華·海賦】大明㩠轡於金樞之穴。

又木名。【詩·唐風】山有樞。【草木疏】樞,其針刺如柘,其葉如楡,瀹爲茹,美滑于白楡。【正韻】抽居切。義同。

又【集韻】烏侯切,音謳。【王逸·九思】將喪兮玉斗,遺失兮鈕樞。我心兮煎熬,惟是兮用憂。

【漢典】
【卷六】【木】

樞 《說文解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戶樞也。从木區聲。昌朱切

《說文解字注》

(樞)戸樞也。戸所以轉動開閉之樞機也。釋宮曰:樞謂之椳。從木區聲。昌朱切。四部。

【漢典】

樞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u˥ 唐代读音 chio日语读音 TOBOSO KARAKURI韩语罗马 CHWU WU现代韩语 추越南语 xu

客家话 [客英字典] ki1 [台湾四县腔] ki1 [梅县腔] ki1 [海陆腔] ki1 [东莞腔] ki1 [宝安腔] ki1 [客语拼音字汇] su1 [沙头角腔] ki1粤语 syu1

近代音 穿母 魚模韻 平聲陰 樞小空;中古音 穿昌母 虞韻 平聲 樞小韻 昌朱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侯部 ;影母 侯部 ;王力系统:昌母 侯部 ;影母 侯部 ;

官话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樞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樞」說文‧木部 「樞」婁壽碑 「樞」 「枢」 「樞」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枢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疋(shu1)
    2. 书(shu1)
    3. 瀭(shu1)
    4. 纾(shu1)
    5. 瑹(shu1)
    6. 淑(shu1)
    7. 㡏(shu1)
    8. 儵(shu1)
    9. 蔬(shu1)
    10. 枢(shu1)
    11. 梳(shu1)
    12. 杸(shu1)
同部首
    1. 橡
    2. 栾
    3. 椅
    4. 桅
    5. 杽
    6. 樐
    7. 㯮
    8. 棽
    9. 柳
    10. 樤
    11. 櫚
    12. 棓
同筆畫
    1. 蝥
    2. 㼾
    3. 漦
    4. 褢
    5. 䝞
    6. 緗
    7. 䍠
    8. 䤱
    9. 殦
    10. 豎
    11. 瘪
    12. 䆬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