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xié

ㄒㄧㄝˊ

部首 手

部外 10

總筆畫 13

繁體 攜

攜 擕 㩗 㩦 𢹂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43A

左右結構

121324111215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wye|rwyb

qogs

dnym

50027

拼音 xié

注音 ㄒㄧㄝˊ

部首 手 部外 10總筆劃 13

基本區 643A筆順 1213241112153

常 標

携 基本解釋

● 攜

xié ㄒㄧㄝˊ


  1. 同「攜」。今「携」字通行。《改併四聲篇海•手部》引《餘文》:「携,音擕,義同。」

英語 lead by hand, take with; carry

德語 halten, festhalten ,mitbringen ,mitnehmen ,tragen, befördern

法語 emporter avec soi

【漢典】

携 詳細解釋

見「攜」。

【漢典】
【卯集中】【手】 携·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携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携·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俗攜字。

【漢典】
【卷十二】【手】

↳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携」字頭,请參考「攜」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提也。从手雟聲。户圭切

《說文解字注》

(攜)提也。古多叚爲𢥘字。从手巂聲。戶圭切。十六部。

【漢典】

携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iɛ˧˥ 日语读音 TAZUSAERU韩语罗马 HYU现代韩语 휴

客家话 [客英字典] hi1 [海陆腔] hi1 [梅县腔]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东莞腔] kui2 [宝安腔] hi1粤语 kwai4潮州话 hi6

官话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携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攜」。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攜」 說文‧手部「攜」 「携」「携」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攜
擕
㩗
㩦
𢹂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蝢(xie2)
    2. 絜(xie2)
    3. 搚(xie2)
    4. 縀(xie2)
    5. 㖿(xie2)
    6. 㚗(xie2)
    7. 脇(xie2)
    8. 孈(xie2)
    9. 儶(xie2)
    10. 頁(xie2)
    11. 峫(xie2)
    12. 㥟(xie2)
同部首
    1. 捏
    2. 掶
    3. 抡
    4. 㧋
    5. 持
    6. 㩨
    7. 撏
    8. 提
    9. 據
    10. 撒
    11. 括
    12. 摗
同筆畫
    1. 厯
    2. 㜍
    3. 蔭
    4. 㷘
    5. 塣
    6. 愛
    7. 潃
    8. 閠
    9. 𠌮
    10. 㻠
    11. 䖻
    12. 㪟
初中古詩詞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清·纪昀 《河中石兽》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唐·李贺 《雁门太守行》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宋·欧阳修 《醉翁亭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