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kè

ㄎㄜˋ

部首 心

部外 9

總筆畫 12

恪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119

上下結構

44535425145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ptkn

jhrp

wdjw

30336

拼音 kè

注音 ㄎㄜˋ

部首 心 部外 9總筆劃 13

基本區 6119筆順 4453542514544

愙 基本解釋

● 愙

kè ㄎㄜˋ


  1. 同「恪」。

法語 respect,soin

【漢典】

愙 國語辭典

愙
  1. 「恪 」的異體字。

【漢典】
【卯集上】【心】 愙·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愙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 愙·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正字通】同恪,亦書作㤩。

【漢典】
【卷十】【心】

愙 《說文解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敬也。从心客聲。《春秋傳》曰:“以陳備三愙。”苦各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恪。

《說文解字注》

(愙)敬也。釋詁、商頌毛傳皆曰。恪、敬也。从心。客聲。當作从心客、客亦聲。苦各切。五部。今字作恪。春秋傳曰。㠯陳僃三愙。左傳襄卄五年文。按不引商頌而引此者、以證从心客會意也。五經異義。公羊說。存二王之後。所以通夫三統之義。禮戴說。天子存二代之後。猶尊賢也。古春秋左氏說。周家封夏殷二王之後以爲上公。封黃帝堯舜之後謂之三恪。許愼謹案云。治魯詩丞相韋玄成、治易施犫等說引外傳曰。三王之樂可得觀乎。知王者所封三代而已。不與左氏說同。鄭駁之云。所存二王之後者。命使郊天。以天子之禮祭其始祖受命之王。自行其正朔服色。恪者、敬也。敬其先聖而封其後。與諸侯無別殊異。何得比夏殷之後。按許不偁公羊說、戴說。而偁古左氏。亦不與異義同。葢異義先成說文晚定。用左氏說與鄭同也。

【漢典】

愙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ʰɤ˥˧ 日语读音 TSUTSUSHIMU

粤语 kok3

近代音 中古音 溪母 鐸韻 入聲 恪小韻 苦各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鐸部 ;王力系统:溪母 鐸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愙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愙」 說文‧心部「愙」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恪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客(ke4)
    2. 錁(ke4)
    3. 課(ke4)
    4. 勊(ke4)
    5. 峇(ke4)
    6. 锞(ke4)
    7. 㕎(ke4)
    8. 可(ke4)
    9. 㤩(ke4)
    10. 骒(ke4)
    11. 氪(ke4)
    12. 恪(ke4)
同部首
    1. 悹
    2. 㦞
    3. 㦤
    4. 忽
    5. 念
    6. 㤵
    7. 懲
    8. 戅
    9. 㤠
    10. 懖
    11. 恙
    12. 忌
同筆畫
    1. 㿲
    2. 煯
    3. 稣
    4. 楕
    5. 㒂
    6. 㻗
    7. 䐖
    8. 蒹
    9. 煣
    10. 嗲
    11. 䔇
    12. 䣹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