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ì

ㄌㄧˋ

部首 冫

部外 10

總筆畫 12

𠘍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1D3

左右結構

41125221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ssy

immwd

tdff

31194

拼音 lì

注音 ㄌㄧˋ

部首 冫 部外 10總筆劃 12

基本區 51D3筆順 411252211234

凓 基本解釋

● 凓

lì ㄌㄧˋ


  1. 寒冷。

英語 shiver; severe cold

【漢典】
【子集下】【冫】 凓·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10

凓 《康熙字典》

【子集下】【冫】 凓·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1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質切,音栗。【說文】寒也。从仌,栗聲。【玉篇】凓冽,寒貌。【廣韻】寒風。【韻會】通作栗。詩二之日栗烈。

【漢典】
【卷十一】【仌】

凓 《說文解字》

【卷十一】【仌】
《說文解字》

寒也。从仌栗聲。力質切

《說文解字注》

(凓)凓冽、二字今補。寒皃。皃各本作也。今依大東正義及小徐本。毛傳曰。凓冽、寒氣也。古亦單用凓字。春秋䋣露謂煗寒曰熏凓。詩曰。二之日凓冽。七字今補。亦豳風七月文也。今詩作栗烈。考詩冽彼下泉疏引七月二之日凓冽。是孔本與許同。而陸釋文作栗烈、與許異。且云說文作䬆颲。其實風部未嘗引詩也。五經文字仌部有凓。知其所據詩作凓。从仌。㮚聲。力質切。十二部。

【漢典】

凓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 日语读音 SAMUISAMA韩语罗马 YUL

客家话 [海陆腔] lit8 [客英字典] lit8 [台湾四县腔] lit8 [梅县腔] lit8粤语 leot6潮州话 罗嫣8(列)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質韻 入聲 栗小韻 力質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屑部 ;王力系统:來母 質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凓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凓」 說文‧仌部「凓」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CHN
TPE
HKG
異體字
𠘍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歷(li4)
    2. 暦(li4)
    3. 郦(li4)
    4. 䔁(li4)
    5. 扐(li4)
    6. 囇(li4)
    7. 䔉(li4)
    8. 櫪(li4)
    9. 爄(li4)
    10. 篥(li4)
    11. 䗶(li4)
    12. 糲(li4)
同部首
    1. 㓅
    2. 𠘍
    3. 冱
    4. 凉
    5. 𠗁
    6. 凌
    7. 𠘕
    8. 𠗱
    9. 𠖶
    10. 凒
    11. 𠗂
    12. 𠘅
同筆畫
    1. 喁
    2. 閗
    3. 㥟
    4. 晳
    5. 萹
    6. 搑
    7. 程
    8. 渰
    9. 揢
    10. 皳
    11. 蛯
    12. 甤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