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gāo

ㄍㄠ

部首 艸

部外 8

總筆畫 14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4D8

上下結構

12235424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thk

thor

erij

44604

拼音 gāo

注音 ㄍㄠ

部首 艸 部外 8總筆劃 11

擴展A 44D8筆順 12235424251

䓘 基本解釋

● 䓘

gāo ㄍㄠ


  1. 音高。
  2. 〔白~〕又名「䔌蘇」。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樹木,樹身出汗如漆,其味如糖,吃後可消除疲勞。
  3. 一種草。

英語 a kind of plant, name of a variety of grass

【漢典】
【申集上】【艸】 䓘·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䓘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䓘·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唐韻】古勞切,音高。【玉篇】草名。其實似瓜,食之治瘧。

又【山海經】侖者之山有木焉,名曰白䓘。

又【集韻】巨九切,音臼。亦草名也。

【漢典】

䓘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䓘」漢印徵 「䓘」
隸書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疚(jiu4)
    2. 㺩(jiu4)
    3. 旧(jiu4)
    4. 欍(jiu4)
    5. 舊(jiu4)
    6. 㧕(jiu4)
    7. 齨(jiu4)
    8. 廄(jiu4)
    9. 廐(jiu4)
    10. 殧(jiu4)
    11. 臼(jiu4)
    12. 䬨(jiu4)
同部首
    1. 蔑
    2. 藥
    3. 蘅
    4. 萌
    5. 䔫
    6. 苏
    7. 荵
    8. 范
    9. 芕
    10. 苛
    11. 薫
    12. 蔉
同筆畫
    1. 粛
    2. 萟
    3. 雩
    4. 梱
    5. 㺃
    6. 𠚖
    7. 䂣
    8. 䀮
    9. 捼
    10. 軠
    11. 㖵
    12. 䢝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