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sī

ㄙ

部首 水

部外 10

總筆畫 13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3D32

左右結構

44133215315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rhm|irhw

ehyn

vpih

32117

拼音 sī

注音 ㄙ

部首 水 部外 10總筆劃 13

擴展A 3D32筆順 4413321531535

㴲 基本解釋

● 㴲

sī ㄙ


  1. 水名,河北省百泉河的古稱。

英語 a river in ancient time; today's Baiquanhe, water's edge; water-front; a bank; a limit

【漢典】
【巳集上】【水】 㴲·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㴲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㴲·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唐韻】息移切【集韻】【韻會】相支切,𠀤音斯。水名。【說文】水出趙國,東入湡。

又【集韻】一曰水厓。

【漢典】
【卷十一】【水】

㴲 《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趙國襄國,東入湡。从水虒聲。息移切

《說文解字注》

(㴲)㴲水。出趙國襄國。東入湡。前志襄國下云。又有蓼水、馮水。皆東至廣平國朝平入湡。按馮水當是㴲水之譌。字之誤也。廣平國南和下云。列葭水東入㴲。葢湡㴲二水今不可別矣。㴲入湡。湡入浸。浸入虖沱。虖沱移徙不常。故道今不可攷。水經注虖沱篇佚。从水。虒聲。息移切。十六部。

【漢典】

㴲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㴲」說文‧水部 「㴲」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纟(si1)
    2. 㺨(si1)
    3. 缌(si1)
    4. 緦(si1)
    5. 騦(si1)
    6. 恖(si1)
    7. 厶(si1)
    8. 糸(si1)
    9. 蜤(si1)
    10. 罳(si1)
    11. 鉰(si1)
    12. 司(si1)
同部首
    1. 滳
    2. 涯
    3. 渒
    4. 㵉
    5. 淶
    6. 溴
    7. 㳝
    8. 㳲
    9. 浡
    10. 㳙
    11. 漾
    12. 瀗
同筆畫
    1. 椸
    2. 䙀
    3. 誇
    4. 彚
    5. 馎
    6. 蔜
    7. 蜅
    8. 㾨
    9. 塉
    10. 𠅽
    11. 雸
    12. 蒴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