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kūn

ㄎㄨㄣ

部首 欠

部外 21

總筆畫 25

𣤿 𧥊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3C4E

左右結構

252212334435251214444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liqw

wfno

lkrr

47382

拼音 kūn

注音 ㄎㄨㄣ

部首 欠 部外 21總筆劃 25

擴展A 3C4E筆順 2522123344352512144443534

㱎 基本解釋

●㱎

kūn ㄎㄨㄣ


  1. 〔㱎干〕不可知。也作「𣤿干」。《説文•欠部》:「㱎,昆〔𣤿〕干,不可知也。」

英語 cannot be known; agnostic

【漢典】
【辰集下】【欠】 㱎·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21

㱎 《康熙字典》

【辰集下】【欠】 㱎·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21

【玉篇】公溫切【唐韻】古渾切【集韻】公渾切,𠀤音昆。【說文】昆于不可知也。【通雅】昆于猶昆吾。《說文》𡙞,昆吾,圜器也。因知昆吾、昆侖,古皆以爲圓渾之通稱,故山象之而名昆侖,言其狀混侖,猶言混沌也。昆吾是圓椎之象,吾之聲通爲于,古稱我爲吾,亦爲余。《說文》訓㱎,蓋言爲圓椎混侖之狀,不可知耳。 【六書索隱】㱎,禹父名。今作鯀、𩩌、鮌,𠀤非。○按此說無據,近鑿,不可從。

【漢典】
【卷八】【欠】

㱎 《說文解字》

【卷八】【欠】
《說文解字》

昆干,不可知也。从欠鰥聲。古渾切

《說文解字注》

(𣤿)𣤿干,不可知也。𣤿干各本作昆干。今依篇、韵正。𣤿干葢古語,讀如䰟寒二音。不可知之意也,若云汗曼。从欠。鰥聲。古渾切。十三部。

【漢典】

㱎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㱎」說文‧欠部 「㱎」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𣤿
𧥊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昆(kun1)
    2. 裩(kun1)
    3. 髡(kun1)
    4. 蜫(kun1)
    5. 褌(kun1)
    6. 焜(kun1)
    7. 髨(kun1)
    8. 晜(kun1)
    9. 琨(kun1)
    10. 裈(kun1)
    11. 潉(kun1)
    12. 崐(kun1)
同部首
    1. 㰨
    2. 歗
    3. 次
    4. 㱊
    5. 㰭
    6. 歞
    7. 欿
    8. 歎
    9. 㰸
    10. 欻
    11. 欯
    12. 㰮
同筆畫
    1. 䨉
    2. 囔
    3. 鑭
    4. 鼝
    5. 犪
    6. 鱨
    7. 豒
    8. 灢
    9. 欖
    10. 攮
    11. 䕿
    12. 齸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