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ǒng

ㄊㄨㄥˇ

部首 彳

部外 6

總筆畫 9

侗 衕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38DA

左右結構

332251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mgk

hobmr

oild

27220

拼音 tǒng

注音 ㄊㄨㄥˇ

部首 彳 部外 6總筆劃 9

擴展A 38DA筆順 332251251

㣚 基本解釋

● 㣚

tǒng ㄊㄨㄥˇ


  1. 同「侗」。通達無阻礙。
  2. 〔徿~〕直行。

英語 to go straight forward, (same as 衕) a lane; an alley, (same as 侗) ignorant; rude; rustic; straight-forward; uninterrupted; no obstacle

【漢典】
【寅集下】【彳】 㣚·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6

㣚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 㣚·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6

【集韻】吐孔切,音統。徿㣚,直行。

【漢典】
【卷八】【人】

↳侗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㣚」字頭,请參考「侗」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大皃。从人同聲。《詩》曰:“神罔時侗。”他紅切

《說文解字注》

(侗)大皃。此義未見其證。然同義近大。則侗得爲大皃矣。論語。侗而不愿。孔注曰。侗、未成器之人。按此大義之引伸。猶言渾沌未鑿也。从人。同聲。他紅切。九部。詩曰。神㒺時侗。大雅思齊文。今本作恫。傳曰。恫、痛也。按痛者恫之本義。許所據本作侗。偁之以見毛詩假侗爲恫也。

【漢典】

㣚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侗
衕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䂈(tong2)
    2. 桐(tong2)
    3. 仝(tong2)
    4. 狪(tong2)
    5. 彤(tong2)
    6. 餇(tong2)
    7. 㸗(tong2)
    8. 眮(tong2)
    9. 粡(tong2)
    10. 潼(tong2)
    11. 鉵(tong2)
    12. 犝(tong2)
    13. 筩(tong3)
    14. 㪌(tong3)
    15. 桶(tong3)
    16. 綂(tong3)
    17. 㛚(tong3)
    18. 捅(tong3)
    19. 筒(tong3)
    20. 侗(tong3)
    21. 統(tong3)
    22. 䆹(tong3)
    23. 统(tong3)
同部首
    1. 忂
    2. 從
    3. 鿉
    4. 㣭
    5. 径
    6. 徣
    7. 㣯
    8. 彳
    9. 鿈
    10. 㣗
    11. 徜
    12. 徐
同筆畫
    1. 㺾
    2. 恎
    3. 茴
    4. 𠉀
    5. 洚
    6. 㫈
    7. 洎
    8. 帣
    9. 姭
    10. 帤
    11. 衿
    12. 砕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