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duì

wèng

ㄉㄨㄟˋ

ㄨㄥˋ

部首 土

部外 7

總筆畫 10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3642

左右結構

12143251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ukq

gcru

bujr

48112

拼音 duì wèng

注音 ㄉㄨㄟˋ ㄨㄥˋ

部首 土 部外 7總筆劃 10

擴展A 3642筆順 1214325135

㙂 基本解釋

● 㙂

duì ㄉㄨㄟˋ《集韻》徒外切,去泰定。


  1. 牆墮。《集韻•夳韻》:「㙂,牆墮也。」一說牆隔。《篇海類編•地理類•土部》:「㙂,牆隔也。」
  2. 通「兌」。穴。《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德經》:「塞其㙂,閉其門,冬(終)身不堇(勤)。」

● 㙂

wèng ㄨㄥˋ《玉篇》烏弄切。


  1. 㙂牆。《玉篇•土部》:「㙂,㙂牆也。」

英語 wall; fence, (interchangeable with 兑) a hole

【漢典】
【丑集中】【土】 㙂·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㙂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 㙂·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集韻】徒外切,音兌。牆墮也。

【漢典】

㙂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㙂」老子乙188上 「㙂」
隸書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瀢(dui4)
    2. 䇤(dui4)
    3. 兊(dui4)
    4. 瀩(dui4)
    5. 奪(dui4)
    6. 䬽(dui4)
    7. 兑(dui4)
    8. 对(dui4)
    9. 㠚(dui4)
    10. 䨺(dui4)
    11. 敚(dui4)
    12. 敦(dui4)
同部首
    1. 坑
    2. 㙝
    3. 堲
    4. 垇
    5. 㙓
    6. 壙
    7. 埯
    8. 塑
    9. 坴
    10. 塃
    11. 堉
    12. 型
同筆畫
    1. 捠
    2. 㑬
    3. 恵
    4. 䏨
    5. 䓆
    6. 埈
    7. 粃
    8. 狴
    9. 颃
    10. 華
    11. 屙
    12. 蚬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