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nè

ㄋㄜˋ

部首 口

部外 4

總筆畫 7

訥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356F

上包圍結構

2534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mwkd

obr

ldoj

40227

拼音 nè

注音 ㄋㄜˋ

部首 口 部外 4總筆劃 7

擴展A 356F筆順 2534251

㕯 基本解釋

● 㕯

nè ㄋㄜˋ


  1. 同「訥」。說話遲鈍。也作「呐」。《説文·㕯部》:「㕯,言之訥也。」。

英語 slow-tongued; to stammer, to shout in triumph; the noise of shoting in battle

【漢典】
【丑集上】【口】 㕯·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㕯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㕯·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唐韻】【集韻】女滑切【韻會】女刮切,𠀤音豽。【說文】言之訥也。【玉篇】下聲也,言不出口也。【廣韻】言逆下也。

又【廣韻】內骨也。【集韻】奴骨切,𠀤音訥。【廣韻】㕯口。

又【廣韻】【集韻】𠀤如劣切,音𤑔。【廣韻】言遲聲。【集韻】同呐。

又【集韻】女劣切,音笍。亦與呐同。

【漢典】
【卷三】【㕯】

㕯 《說文解字》

【卷三】【㕯】
《說文解字》

言之訥也。从口从内。凡㕯之屬皆从㕯。女滑切

《說文解字注》

(㕯)言之訥也。檀弓作呐同。其言呐呐然,如不岀諸其口。注:呐呐,舒小皃。此與言部訥音義皆同,故以訥釋㕯。从口內。內,入也。會意。內亦聲。女滑切。十五部。凡㕯之屬皆从㕯。

【漢典】

㕯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㕯」說文‧㕯部 「㕯」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訥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讷(ne4)
    2. 吶(ne4)
    3. 䅞(ne4)
    4. 䭚(ne4)
    5. 疒(ne4)
    6. 䭆(ne4)
    7. 抐(ne4)
    8. 訥(ne4)
    9. 呐(ne4)
    10. 䎪(ne4)
    11. 眲(ne4)
同部首
    1. 噗
    2. 嗤
    3. 嘶
    4. 嘹
    5. 嗯
    6. 呌
    7. 喧
    8. 嚘
    9. 嚕
    10. 㗛
    11. 嘏
    12. 唙
同筆畫
    1. 位
    2. 毐
    3. 吞
    4. 別
    5. 饨
    6. 𠂯
    7. 呄
    8. 汪
    9. 忬
    10. 礿
    11. 沖
    12. 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