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cì

ㄘˋ

部首 言

部外 6

总笔画 13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79D2

左右结构

4111251125234

五笔

仓颉

郑码

ygmi

yrdb

sfld

拼音 cì

注音 ㄘˋ

部首 言 部外 6总笔画 13

扩展B 279D2笔顺 4111251125234

𧧒 基本解释

● 𧧒

cì ㄘˋ


  1. 列举其过失而进行规劝。
【漢典】
【酉集上】【言】 𧧒·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6

𧧒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𧧒·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6

【唐韻】【集韻】【韻會】𠀤七賜切,音刺。【說文】數諫也。【韻會】謂數其過而諫之也。

又通作刺。【佩觿集】譏諫也。【毛詩序】下以風刺上。【孟子】刺之無刺也。

【漢典】
【卷三】【言】

𧧒 《说文解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數諫也。从言朿聲。七賜切

《說文解字注》

(𧧒)數諫也。謂數其失而諫之。凡譏刺字當用此。从言。朿聲。七賜切。十六部。

【漢典】

𧧒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𧧒」史墻盤西周中期集成10175 「𧧒」說文‧言部 「𧧒」縱橫家書222 「𧧒」
金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栨(ci4)
    2. 㩞(ci4)
    3. 伺(ci4)
    4. 㞖(ci4)
    5. 䗹(ci4)
    6. 赐(ci4)
    7. 㓨(ci4)
    8. 朿(ci4)
    9. 莿(ci4)
    10. 佽(ci4)
    11. 絘(ci4)
    12. 䰍(ci4)
同部首
    1. 訪
    2. 諕
    3. 諽
    4. 䛭
    5. 誖
    6. 誾
    7. 謹
    8. 諪
    9. 諤
    10. 謵
    11. 謅
    12. 譈
同笔画
    1. 圓
    2. 肄
    3. 䁃
    4. 楚
    5. 蜗
    6. 䅟
    7. 軭
    8. 觜
    9. 㬺
    10. 鈺
    11. 䞏
    12. 虜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